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丰碑》红色水利微纪录片
发布时间 | 2022-11-21 11:30:31    

  (1)一江春水润浙东

  【舟山运水新闻同期】我现在是在舟山最东面的嵊泗岛上,目前群众的饮用水已经十分紧张,在岱山我们看到了,连水库底部的泥土都已经干裂了。

  【配音】高温酷暑,河湖干涸,用水困难……历史记下了2003年浙东遭遇的那场50年一遇的高温干旱。宁波、舟山、绍兴三地近90万人饮水困难,不少偏远的小岛甚至要靠船运装水解决生活用水问题。无独有偶,2004年,浙东又接连发生了冬旱、夏旱和秋旱,连续两年干旱带来的直接损失高达18亿元。

  【配音】河网密布的浙东地区,为何会出现如此严重的旱情?

  【配音】事实上,浙江自古就存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尤其是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的浙东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仅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6%,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因此,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水利人心中就埋下了一个梦想:跨区域引水,让浙东人民用水无虞。

  【原浙江省水利厅副厅长 李治华】水是最基础的资源,(经济规模)在增加的时候,需求量就多起来了。第二个,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有一些破坏的作用,也就需要从其他地方引一部分水过去,解决这些问题。

  【原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副总工 汪恒强】水利部门的同志就想到,从钱塘江借一部分水来供应。水利厅组织了一个浙东水资源考察,我们一直跑,从西跑到东,做了一些考察性的工作。

  【配音】经过几代水利人的考察和论证,浙东引水终于有了一个与时俱进的方案:以萧山枢纽工程为起点,引富春江水到绍兴曹娥江,再通过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曹娥江至宁波引水工程,将水引至宁波,最后通过舟山大陆引水工程,使海岛人民不再为用水发愁。

  【配音】然而,要想人为构筑一个如此庞大的水网,重塑整个浙东地区的水资源时空分配格局,对整个浙江来说,都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挑战。

  【原浙东引水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 彭洪】它不是单一的一个水资源配置问题,它是把三大水系——钱塘江水系、曹娥江水系、甬江水系,还有两大河网——萧绍河网、姚江流域河网,在浙东引水工程下,重新组合了一张新的水系。从水利工程上,它有引水工程、有调蓄工程、有挡潮工程、还有水库水源工程,它涉及到不同部门、不同利益、不同工作的,这样一种复杂的组合。

  【配音】困难还远不止如此,要想把富春江的水引到浙东,就必须在强涌潮区域的曹娥江河口上建闸。这在全世界都还没有成功的先例。

  【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专家、曹娥江大闸设计项目经理 陈舟】从水文上面看,涌潮还是冲击很大。那么另外一个就是,地基比较复杂,我们叫多元地基,它的表层是泥沙,海潮把它涌进来的,一天的淤积量可以几十公分,下面还有比较软的土层,就是要五十几米才能打到相对比较好的持力层,那么要打到硬的岩层,要打到九十米。工程地基处理的工作量和复杂程度都还是比较大的,应该是差不多研究了一年半到两年时间,图纸总量的话,我估计五六千张吧。

  【配音】为了实现浙东引水这个庞大的梦想,一大批顶尖水利专家深入一线,进行了大量前期研究,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工程实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终于,2003年大旱之后,这个浙江省跨流域最多、引调水线路最长、受益区域最广的水资源战略配置工程,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迈向了现实!

  【原浙东引水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 彭洪】这是一个省委省政府特别重视的工程,主要体现在浙东引水标志性工程的开工建设,就是曹娥江大闸。

  【配音】随后,曹峨江至慈溪引水、萧山枢纽等其它主体工程也相继开工建设。2021年6月,曹峨江至宁波引水工程启动引水试运行,标志着浙东引水工程全线贯通,这一历时18年的宏伟工程造就了多个“水利骄傲”。曹娥江大闸成为“中国第一河口大闸”,舟山大陆引水工程打造了国内海底钢管线路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水工程,曹娥江至宁波引水工程成为省内最大的集引排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水利枢纽。

  【配音】如今,当我们沿着浙东引水工程的线路,踏上这片春水润泽的土地,看到一个个梦想已经成为现实:舟山人民生活用水有了保障;宁波、绍兴等沿线城市营商环境更加优质,浙东地区水系连通,生态环境更加美好。在重构的浙东水网中,这一江奔涌的春水正带领浙江追逐共同富裕的梦想!

  【舟山新建村党总支副书记 芦海峰】原来我们新建村夏天的时候,老百姓的用水都有困难的。现在这个村并入了岛北饮水管网,供水都没有问题了。这个村还是一个旅游乡村,老百姓都开起了农家乐、民宿,生活品质就更好了。

  【宁波众茂杭州湾热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程健】水资源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我们园区规划的进一步完善,我们企业在取水和用水方面,应该是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

  【原慈溪市水政监察大队大队长 王志聪】这几年当中,其实也相应碰到过一些干旱年,但是因为有了浙东引水工程,我们慈溪的供水用水的保障程度大大得到提升,我们在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内心再也不感到恐惧或者心慌了。

  【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专家、曹娥江大闸设计项目经理 陈舟】当年我们去欧洲考察的时候,他们问我们,你们什么时候能建好,那是2004年,我们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你们可以来看了,他们是不可思议,他们没有二三十年建不成那么大的项目,这也就是我们中国的速度,我们浙江的速度。

  【原浙东引水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 彭洪】就感觉到我们水利人,总算把这件事情,从原来的梦想、设想、规划,变成了现在的现实。更多的是,为我们国家感到骄傲。

  (2)中国水利史上的“三自”春雷

  【新闻混剪】位于浙江杭州的新安江水库水位持续上涨。今天(2020年7月8日)达到历史最高位108.43米。新安江水库今天(2020年7月8日)首次九孔全部打开泄洪。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严格考验。

  【配音】2020年夏天,钱塘江流域遭遇历史最大梅雨洪水,新安江水库首次九孔全开泄洪,在严峻的防汛形势下,减淹面积123.8平方公里,减少受灾人口45万,保得一方平安。作为新中国首座自己设计、自制设备和自行施工的水力发电站,这场泄洪的成功,也让61年前的建设者们倍感自豪!

  【新安江电厂原副厂长 项传发】这个泄洪也是考验这个大坝,考验电站建设的质量。九孔泄洪的完成,(说明)质量良好,完全符合原来设计要求。

  【风钻工 李宝春 越剧】新安江来新安江,原来是个穷地方……

  【配音】六十多前的建德,经济发展极其落后,随处可见的是茫茫石滩。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县城,将要建起一座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大型水利工程。当时,国家为了解决华东地区的用电问题,决定在滩多、水急、落差大的建德新安江新建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根据规划,这座新电站的装机容量将达到66.25万千瓦,大大超过了新中国所有已建、在建水电站,甚至超过了前苏联的水电站里程碑——第聂伯河水电站。自主建设这样的水电站,面临着三大困难——技术人才经验短缺,缺乏设备与材料,坝址所在的地形狭窄。新安江水电站的设计人员挺身而出,用中国智慧放大了成功的可能性。

  【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吴关叶】把实体混凝土坝改成宽缝混凝土坝,相当于把大坝内部作用不太重要的部分留空。新安江大坝的宽缝是节约了30万方的混凝土,相当于造两个半的人民大会堂的混凝土量。第二个减少坝基对大坝的浮托力。第三也有利于大坝的散热和防裂。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厂顶溢流,大坝所在的坝址河谷比较狭窄,泄洪量又非常大,要把发电厂房和泄洪系统同时放在河道里面,这个是世界级挑战性的难点。通过多方案的比较、严谨科学的论证和试验,提出了把厂房放到溢流坝的下面去。

  【配音】伟大梦想成就伟大事业。1956年下半年,新安江水电站正式动工。在施工资源极其贫乏的背景下,新中国举全国之力建设这座事关国民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水电站,建设者们更是“创造条件,土法上马”:风钻不够,就用榔头和钢钎打出一个个炮眼;没有挖土机、汽车,就用簸箕装渣,肩挑背扛;没公路,就发明了滚轮的方法运送设备;缺少大马力吊机,就加粗钢丝绳来吊。1959年4月9日,周恩来总理专门来到新安江水电站建设工地慰问施工人员,同时也为建设者们发挥匠心巧思的“土办法”点赞。

  【新安江水电站建设者、曾担任周恩来总理讲解员 程天纵】当时我们搞了一个土电焊机,因为那个时候物资很紧张。用一捆铁丝30公斤,刷上漆,再把锂线绕上去变成个电焊机,很轻,电焊机很好用。两块铁板电焊焊接了以后,总理看了很满意。第二个产品,我说这个是我们搞的工具台,这个东西就是用角铁焊的,样子不太好看。我说总理这个样子土办法造的,样子不太好看,总理说土办法能解决问题就是好办法。总理来到这里(视察)给广大职工极大的鼓舞,特别是他的题词“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胜利建设而欢呼!”

  【配音】这幅激动人心的题词,大大激发了人们加快建设水电站的热情。来自全国各地的两万多名建设者日夜奋战在工地上,以钢铁精神驾驭血肉之躯,筑起了新安江水电站坚实的基底。

  【新安江水电站建设者、重机驾驶员 马季煌】工作不计时间,劳动不计报酬。从干部到工人都有这样的思想,因此大家很团结。班组有任务的,当天一定要完成,那完成不了他不肯下班。

  【新安江水电站建设者、风钻工 李宝春】(打风钻)辛苦,眼睛都看不见,你口罩都戴不住。下去10米,上来半个小时去换人。打到20米,鼓风机下去,再打一口气。看不见,我们口罩戴着,鼻子都是灰尘。

  【新安江水电站建设者、潜水员 徐学金】(潜水员)水下作业操作起来,劳动强度越大,呼吸量就大,你要完成任务你就要拼命干。那我们就靠这样一个气管,(某潜水员)他一个人干了4个小时,都还不肯上来,上来以后帽子一拿,他人都像昏过去了,在这个状态大家还要坚持工作。

  【配音】在建设者“要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壮志下,这座国内首座自己设计、自制设备和自行施工的大型水电站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实现投产发电,比原定计划提前了20个月,在上世纪60年代支撑起了整个华东电网,并积累下丰厚的大型水电站建设经验,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做出了永载史册的贡献。如今,它造福一方百姓的初心和使命依旧流淌在这片清澈的江水里。

  【省水利厅运管处处长 赵法元】我们全省的(水库)总库容是448亿(立方米),(新安江电站水库)占了46%的库容。新安江(电站水库)是新安江流域乃至钱塘江流域的镇水重器,是我们整个流域防洪的定海神针。

  【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吴关叶】新安江水电站是新中国工程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是我们水电建设的一座摇篮。

  【风钻工 李宝春越剧 唱新安江变化+新安江沿江风景】自从来了共产党,太阳照到这个地方。河边机器咚咚响,河中造了个水电厂。

  李宝春:我们幸福不要忘记共产党。没有这个大坝,没有我们建德这个城市,我们浙江商业工业没这么好,发展起来没这么快。

  徐学金:(潜水员)这个工种既苦又危险,对于我们劳动人民来说,为了国家建设,吃这些苦是值得的。

  马季煌:我虽然年纪大了,我看见的东西都要告诉下一代。新安江水电站建设起来不容易的。那种精神——不怕死不怕苦,这种精神要值得弘扬的。

  项传发:就是不管干部也好、工人也好,为了建设社会主义什么苦都能吃,就是苦干实干。

  【风钻工 李宝春 唱越剧】水电厂来已造好,新安人民喜洋洋。

来源:浙江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    | 撰稿:余忆雯 李冬 黄岚 胡潇予 章涛 林森 俞永波 王琳燕 陈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