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喜迎二十大,共庆中秋,同享团圆欢乐,丰富社区居民文娱生活,屏峰社区党委、居委会与留下街道小和山科教产业园党委联合开展以“共婵娟·書摄明月”为主题的照片、文稿线上征集活动。
本次征集的素材分为两个部分,“一首小诗”和“一封家书或一个故事”,投稿人通过不同形式讲述表达自己的情感。征稿截止后,社区收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
活动评委之一,来自西湖区作家协会的诸小满对获得一等奖的作品《一首小诗》感触尤为深刻。她评价道:“这位作者的文笔或许不是最好的,辞藻也不是最华丽的,可是她的词句是让我第一眼就感触最深的,最真挚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
《桥边》的作者是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95后小姑娘,“小鸡”同学小时候作为留守儿童在老家由奶奶带大,而父母在杭州打拼。没想到多年过去,她自己在杭州念大学,现在也成为了一个新杭州人,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护士。她说:“从前在家盼望爸妈回来,现在则在杭州思念家乡的奶奶。杭州是个美丽的城市,很希望有一天也能把奶奶接到杭州来团聚。”
《月是盛世明·喜迎二十大》的作者程旌源则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在妈妈的指导下写了这篇庆中秋,迎二十大的诗歌。程小同学表示父母都是共产党员,从小就被教育要爱国爱党,对一些国家大事比许多大人还要关注。程小同学领奖时表示:“我长大也有也要成为报效祖国的栋梁!”
在一众家书和小故事中,舟山姑娘刘玲玲一家与“狗哥”的故事尤为诙谐动人。狗哥是玲玲老家的一只野狗,陪了自己家许多年,是家庭重要的一份子。刘玲玲表示,自己从没想过会以这样的方式向大家介绍“狗哥”,很感谢能够有这样的平台和契机在中秋介绍自己特殊的家人。
主办单位还为“一首小诗”的获奖者发放奖品,包括图书卡、蛋黄酥等等,为“一封家书或一个故事”的投稿者发放中秋贺礼。本次活动绝大多数参赛者是在杭务工人员或是新杭州人,主办单位希望通过文字的力量,唤起人们心中的情感,让大家勇敢表达爱。
屏峰社区党委书记廖银生表示:“每一封家书、每一个故事都有它背后独特的意义和情感,不分高低,每一个都是给家人珍贵的中秋礼物。”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通讯员江晓迎 | 责编:丁萨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