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新冠肺炎为什么是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何时解除?
浙江新闻 · 郑文 | 发布时间2022-08-21 08:56:21    

   近日,李兰娟院士向媒体表示:新冠是乙类传染病,目前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随着我们防控措施逐渐到位,新冠病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肯定会越来越小,将在合适的时候,回归乙类传染病管理。但怎样把握甲类管理向乙类管理的转变,需要专家全面进行分析评估,结合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病毒未来发展的趋势,病毒对人类经济生活造成的影响等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最终的结论。

  新冠肺炎为什么是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何时解除?记者为你梳理。

  1.什么是“乙类甲管”?

  2020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为“乙类甲管”,即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管理,这意味着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可以依法采取发热病人筛查、确诊和疑似病例的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以及其他更加严格的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疫情扩散蔓延。

  2.哪些传染病属于传染病乙类级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

  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及时确定和调整各类传染病名录予以公布。

  3.三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有哪些区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发现甲类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患者,具备传染病流行特征的不明原因聚集性疾病以及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对乙类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当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丙类传染病实行监测报告管理,监测哨点医院和网络实验室发现丙类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患者,按照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进行报告。

  4.新冠肺炎预防控制措施将在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公布解除呢?

  按规定,需要解除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

来源:浙江新闻    | 撰稿:郑文    | 责编:赵慧子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