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浙江遭遇了极端高温灾害。连日来,为应对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浙江各地纷纷出招,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防暑降温的“凉策”。
杭州:为茶树引水上山
茶树需要灌溉,需要水。记者日前从西湖景区相关部门了解到,2013年以来的这十年景区西湖街道一直在完善抗旱设施设备,比如供水蓄水设备的提供和更新等。翁家山村委工作人员表示,九溪引水上山工程,从2020年新村委班子成立起就开始谋划,2022年8月竣工。长约1400米、直径约15厘米的水管从九溪通至大山头四个蓄水池,花费190余万元,“大山头四个蓄水池不间断蓄满水的情况下,一天能够灌溉200亩茶叶,惠及100余户茶农。”
温州:为山区电网配备智能“替补”
在山区县,如果遇灾害致电网故障,从发现问题线路,到现场抢修、恢复复电,往往需要数个小时。如今这种复电缩至“瞬间”。8月16日,国网泰顺县供电公司投用多源配电网,可智能触发多源线路远程补位,实现供电端“秒级”复电,用户端对故障几乎“无感”。
湖州:植物“解渴”有妙招
连日来,德清县综合执法局园林绿化管理处工作人员坚守在高温一线,科学安排浇水时间,并对一些土壤结构较差的树木采用了“挂袋滴水”的方式,模拟滴灌效果,给植物提供源源不断的“止渴水”,确保植物安全度夏。
嘉兴:夜间补水抗高温
为缓解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嘉兴各地积极行动起来,农业部门也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来到田间地头,助农抗高温保增收。
位于平湖市曹桥街道的久耀家庭农场则用上了智慧管理系统。该农场种植了二十余亩葡萄,通过棚内安装的传感器,可以方便地获取棚内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曹桥街道久耀家庭农场负责人陈建中说:“今年温度特别高,我们主要采取傍晚和夜间补水。”
绍兴:及时采收避免催熟
“高温天气,翠冠梨还是要及时采收,避免催熟。”近日,在绍兴泰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技师陈锦宇提醒企业负责人陈宝寿及时采取措施,以减轻阶段性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 撰稿: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