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29日,由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主办的2022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培训班在绍兴诸暨举办。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自2015年起开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并于每年举办相应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记录工作培训班,至今已顺利完成7期,参加培训学员近600余人次。
此次培训班邀请到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老师线上直播授课,传统戏剧专家徐宏图老师、民俗专家连晓鸣老师、浙江卫视一级导演顾俊杰,东阳竹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何福礼等作分享、交流,内容包括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记录工作要点解析、传承人记录的影像摄制理论与实践、传承人记录工作交流与分享等。
培训班旨在为浙江2022年度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做好学术、业务准备,并进一步提升该省非遗保护工作队伍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培训班也是“浙江省许林田非遗记录工程导师工作室”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非遗传承人记录工作业务培训,培育浙江记录工作人才队伍,让专业人员了解记录工程的操作规程,培养专业人才,制定科学专业的影像记录方案,指导开展省、市级影像记录工作,以点带面。
下一步,省非遗保护中心将全面开展2022年度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记录工作,相信以此次培训班为契机,能进一步加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学术专员、传承人记录工作站与执行团队之间的联络与沟通,扎实推进传承人记录工作,真实、系统、完整、高质量完成浙江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记录工作。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通讯员 相丽眉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