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努力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中国网 · 陈鹰 | 发布时间2022-07-29 10:46:09    

  连续几日,浙江杭州一位22岁女孩熬夜加班猝死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最新的一幕是,其父痛哭,称贷款供女儿读大学,女孩哥哥因车祸死亡。女孩父亲称“希望孩子们在外打拼照顾好自己!”

  01

  这是一个让人伤感的故事。人们关注的焦点也都集中于“熬夜、加班”这两个词上。

  随即,事发地杭州市滨江区人力社保局发布有关此事的通报。经查,涉事企业为杭州慕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人社局已联动相关单位介入调查核实。

  据当地媒体报道,7月9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22岁女孩,连续四五天,每天熬夜加班到凌晨四五点,结果发生猝死,被同事送到医院时已经心跳呼吸骤停,在急诊ICU抢救了6天最终未能脱离危险。

a044ad345982b2b7e50ae785aa487fe574099bce.jpg

女孩在急诊ICU抢救中(视频截图)

  据了解,该女孩刚工作没多久,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网络运营工作。医院诊断可能是“心肌炎引起猝死”。

  事发后,女孩父亲多次通过社交平台发布求助视频。他们是江西人,家里贷款让女孩读大学,女孩想着尽快减轻家里负担努力工作,由于女孩病情严重,院方考虑心脏移植手术,但家里无法承担巨额费用,故发布视频向热心网友求助。

  但不幸的是,女孩最终不治。

  02

  如果一定要追溯原因、分析背景,那么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新型产业业态的崛起,吸引了大量的年轻就业者。

  其特点是高收入和强工作力度并行。大量的订单往往是一拥而上,每个员工都必须超负荷工作才能完成任务。互联网企业集中的杭州城西,其深夜灯火通明曾被有诗情画意的人与哈佛大学夜半孜孜不倦的读书大楼相提并论。

  这是一种勤奋的象征。同时,知情人都明白,这也是一种体力和心力的透支。

  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许多以互联网企业为典型代表的企业因为订单锐减不得不大量裁员,许多昨日还拿着高收入买房买车、加班加点的“白领”们,突然面临被裁掉的恐慌。

  事实也证明了这类恐慌并非空穴来风。一批“大厂”开始裁员,许多年轻人只得另外寻求谋生之路。而那些有幸没被裁掉的在职员工,也面临随时“下岗”的可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这样的压力下,兢兢业业、加班加点是最现实的选择。否则,被淘汰是随时面临的问题。

  03

  杭州作为新兴的互联网城市,近年来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互联网之城”的新标签几乎把旅游之城老牌子的光芒彻底掩盖。且在其带动下,城西成为这座城市新的地标,成就了隶属余杭区的经济腾飞,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怀有互联网梦想的年轻人蜂拥而至。

  若论活力,的确非其他区域可比。它与创新企业集中的滨江区一起,成就了杭州这座传统旅游之城新的辉煌。

  而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之激烈也非其他产业可比,其“虚弱”也是时有症状。疫情爆发以来,过山车式地高峰、低谷交替让选择这类企业就业的人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对高收入的珍惜和对可能被挤出舞台的忧虑同时叠加在就业者的心上。

  再把目光放达到产业布局,就能看到,对于杭州而言,放大实体经济的发展已经迫不及待。

  一份最新的资料表明,2021年,杭州GDP为18109亿元,二产占比30.3%,在GDP十强城市中仅高于北京、上海和广州;其二产增加值为5489亿元,在十强城市中也是最低的,不到上海、深圳的一半。

  由此可见,杭州的产业“脱实向虚”是现实存在的,有分析称,作为“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的一个短板,就是制造业比重偏低,“塔尖而底不厚”,实体经济发展缺乏有力支撑。如何补齐制造业的短板成为了摆在杭州面前的一个现实难题。

  我们自然没有把一个加班员工的不幸猝死和一座城市产业布局如此宏大的主题随意链接,而是想传递一个真实的现实:一切有度,一旦超越这个“度”,事情就很可能走向其反向了。避免类似悲剧有必要从细节入手。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