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59年!扬州大叔圆梦浙江岱山衢山
中国网 · 冯宇清 | 发布时间2022-07-09 18:24:03    

   “参考现有资料和依据DNA分析结果,倾向于认为李松洲与柴某二人为全同胞关系”

  ——2022年7月8日,浙江省岱山县衢山镇凉峙村,岱山县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主任袁哲伟向两兄妹宣读鉴定结果。

  此刻已经在村委门口焦急等待的6位兄弟姐妹以及数名晚辈,与扬州大叔相互凝视、百感交集,这一刻遇见对的人,兄弟姐妹相互拥抱在一起,这个迟到59年的拥抱,让彼此哭成了泪人。

  这是一场分离半个多世纪的亲人骨肉团聚的画面,让人为之动容。数次寻亲未果,今天,在民警和媒体的帮助下,59岁的扬州大叔李松洲在舟山圆了寻亲梦。

  111111.jpg

  扬州大叔寻梦舟山

  “养父母曾告诉我,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被领养的。当时,养父的部队在舟山衢山。我渴望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自己的父母是不是还健在,自己有没有兄弟姐妹?”一位扬州大叔打电话求助《汪大姐》栏目组。

  据了解扬州大叔叫李松洲,是江苏扬州人,出生于1964年1月。1964年3月,养父母带着李松洲离开舟山,当时他才2个月大。

  养父母曾告诉李松洲,他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被领养的。当时,养父所在的部队在舟山衢山。儿时,他经常听到养父母提到一个地名——“沈家门”,这是他的养母曾经在舟山住过的地方。扬州大叔很爱自己的养父母,因为怕他们伤心,所以过去一直没有问养父母自己的身世。

  几年前,李松洲的养父去世了,养母83岁,不幸得了脑梗,语言和行动功能受损,讲不了话,也写不了字,关于自己的身世,他无从获取更多的信息。唯一的线索就是这些老照片。随着养父辞世养母患病,扬州大叔觉得,这个答案,再不寻找,可能越来越难解开,所以想通过舟山电视台《汪大姐》栏目组的平台寻亲。

  222222.jpg

  “团圆行动”助力寻梦

  寻找失散的亲人,DNA比对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岱山县公安局在得知李松洲的情况后,立即展开了帮助李松洲寻亲的行动。全市联动,民警采集了疑似家庭的17份血样,经舟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DNA检验,均排除与李松洲有亲缘关系。

  同时,通过检索省内相应数据库,发现32个可能与李松洲有关的家系,分布在宁波市镇海区、余姚市、宁海县及舟山市定海区、岱山县、嵊泗县等地,其中有18个位于岱山县衢山镇。

  结合李松洲当年被领养的情况,民警判断其极可能是衢山镇人。对此,岱山县公安局深入开展工作,不仅通过微信朋友圈等途径发动群众提供线索,又先后二十余次组织社区民警、法医深入衢山镇对涉及该18个家系的家庭成员及周边群众进行挨家挨户走访调查。

  “这些五六十年前被抱养家庭的事情,老一辈的知情人士要么都不在了,要么因为年纪太大记忆不清等原因,大多都说不清楚。”岱山县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主任袁哲伟说,“走访的情况不是很理想,那么就大量采集血样,多一份血样,就多一份比中的希望。”岱山县公安局将采集的93份血样分批送舟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DNA室检验,但遗憾的是仍未能从中发现明确对象。同时,法医联系的嵊泗、岱山本岛民警排查后也均未发现相关家系内有人被领养。

  333333.jpg

  59年梦圆岱山衢山

  一次次的失望令李松洲日渐心灰,就在他以为寻亲无望之时,事情却有了意想不到的转机:舟山电视台记者收到热心群众提供的线索,岱山衢山一张姓家庭有人曾被领养!

  民警获悉后立即开展相关家系排查工作,理清该张家庭成员情况,发现与李松洲同辈的共12人,其6人已去世、外迁;为此,民警在岱山、普陀两地采集了该家系内8人血样。经DNA检验,不能排除与李松洲存在亲缘关系的可能性。

  “相关家系内被领养人的上一代人均已去世,同辈中有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家庭关系相对复杂。工作中,未发现与被抱养小孩同父同母的男性成员,无法快速确定与李松洲的关系。”袁哲伟介绍,本着严谨的态度,岱山公安大量收集了舟山、宁波市内相关的32个家系中的41份血样送浙江省公安厅刑侦总队DNA室检验。

  历经数月等待,省厅刑侦总队DNA室反馈:经分析其与国内某知名基因检测机构的相关检验数据,从母系、父系遗传角度来看均不排除李松洲与衢山镇的柴志球、张志定等人存在亲缘关系;结合家系调查情况,可以确定李松洲就是那个被领养的男孩。6月23日,岱山县局又将相关人员血样送深圳某鉴定机构进行检验;6月30日,收到该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文书。

  44444.jpg

  “工作中发现,李松洲血样Y-STR检验结果与相关家系成员存在容差,给比对分析带来了不小难度”袁哲伟说,为帮助李松洲寻亲,警方使用了国内领先的DNA鉴定技术。

  一个家庭的团聚,背后是人民警察无数个日夜的工作和付出。复杂的家庭关系、久远的年代、存在个别容差的检验情况,在警方的不断努力下,种种障碍被一一克服!

  “我一定会来认的,我会来找的,我也想你们,我那个年代,人家家里都是好几个孩子,我就一个人,我就感到特别的孤单,我那时就想我要是也有兄弟姐妹就好了,今天终于找到兄弟姐妹,而且我的兄弟姐妹还不少,这一点我特别开心!”饭桌上,李松洲和6位兄弟姐妹其乐融融欢聚一堂,残缺的家庭终于再次圆满。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冯宇清    | 责编:卢桥辉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