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傍晚5点56分,在浙江舟山岱衢洋海域,浙石油黄泽山至鱼山回拖长度为1467米的原油管道海对海定向钻回拖实现一次成功。这是国内首次采用原油管道海对海定向钻穿越技术,刷新了原油管道海对海定向钻穿越领域管线长度、管径宽度、水位深度等三项世界纪录。
据悉,浙能集团和舟山市为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而投资建设该项目。管道始于浙石油黄泽山油品储运贸易基地,终于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横跨岱衢洋,全长约46.5公里、直径813毫米、最深处距海床面35米。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输油量达2000万至3000万吨,为贯通两个岛屿基地、实现油品产业链的资源互补打下基础。“项目将进一步统筹优化现有资源,提升中国(浙江)自贸区石油产业链资源配置能力,带动自贸区原油贸易。”浙能集团旗下浙石油储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该原油管道地处舟山北部海域,存在众多海底天然气管道、电缆、光缆。为避免施工对已建海底管缆的影响,业主单位浙石油储运公司通过多次调研,并组织国内权威专家院所和施工单位华元科工、中石化胜利油建开展多轮穿越方案设计、论证,经审定后组织实施。
据该负责人介绍,由于本次定向钻穿越施工目前国内尚无先例,如果措施不到位,将导致穿越工程失败,造成设备、物资损失。工程推进中,根据现场风大、浪猛、流急的情况,施工单位对支撑桩桩径、入土深度、钻杆强度等工序进行优化,从7月2日晚上10时开始施工,历时近68小时,最终完成回拖任务。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 撰稿:胡静漪 通讯员 朱将云 吴佳晋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