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现代医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于2019年,综合体主体位于滨海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园。目前,综合体有生物医药企业196家,其中规上企业2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86家。综合体按照“政府支持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建设原则,积极推动平台形成资源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强化造血功能,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以建设成为立足绍兴、面向全省、辐射长三角的现代医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目标,全面提升医药产业在精益管理、风险管控、供应链协同、市场快速反应等方面竞争优势,构建新兴医药产业集群。
结合“三服务”做好服务工作
服务,是建设绍兴现代医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关键词,贯穿推动综合体产业创新发展全过程。
绍兴滨海新区把综合体建设与“三服务”深度结合,提出综合体要秉持“一月一走访、一月一活动、一个抓手”的工作理念,对综合体企业实行网格化全覆盖服务,坚持问题导向,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所需所想,主动收集企业建议,形成“服务企业常态化、天天都是服务日”,全力支持和保障企业的发展,加快推进综合体建设。
综合体市场部工作人员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落实上门走访、政策宣传、对接发展难题等举措,全力破解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瓶颈,从去年9月份,累计走访药品药械企业161家次,举办活动19场,全力做到支持企业发展需求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同时,绍兴现代医药创新服务综合体将公共创新服务资源“打包”,实现集成服务。综合体目前已经集聚了25家服务机构,包括法律、人力资源、科技金融等方面。
综合体以生物医药产业为核心,充满创新活力。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综合体企业,提高服务效率,综合体于4月25日开始实行服务窗口轮值,轮值窗口将提供法律、人力资源、知识产权、项目申报、GMP车间等方面服务,综合体以“三服务”为抓手,设立企业一站式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机制。
工作人员从企业走访、企业需求对接、活动邀约等基础服务向产学研项目对接、融资服务、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等增值服务提升。积极对接浙江理工大学绍兴生物医药研究院科研项目成果转化;帮助解决浙江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融资需求和借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需求。
走访服务只有走进企业,走进工厂车间与企业家开诚布公地交流,才能真正了解问题所在。在实地走访中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列入问题清单、认真研究、出谋划策、尽快解决,定时向企业反映问题的处理情况,企业反映的问题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凡事有交代。
提升运营服务模式
在对综合体企业的运营服务中发现,综合体内企业之间相互了解程度较低,目前工作人员通过对综合体企业的大量走访,建立线上数据库,逐步解决综合体内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问题。
综合体内的中小型企业在发展初期亟需外部资源的帮助,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在服务机构的选择上往往让自身项目陷入被动的境地,通过工作人员对企业进行不间断地走访了解,综合体集聚的服务机构才能更加有效精准地帮助企业。
对于企业发展的问题,对标“数字化改革”的理念要求,构建数字化平台,结合高效专业的线下服务团队,线上线下全面发展,确保更全面的做好综合体的服务工作。
线上即根据综合体企业本身的特点量身打造,旨在通过互联网链接能力,链接政府指引管理、研究所科研创新、企业人才培养输送、核心产业发展等多个城市产业发展的核心场景,为企业提供一个线上资源共享平台,同时也为企业链接专业的服务提供线上入口,以便于企业快速地获得帮助。
线下则是利用园区空间,吸引更多专业服务商聚集,为企业开设专业知识培训、解决企业难点问题、开展项目融资路演等多方面活动。
接下来,综合体将通过数字化平台,线上发布企业需求,通过数字化方式面向全国信息资源来解决企业需求。在第三方服务机构方面,涵盖CRO、CDMO、投资机构等方面,发展全国性资源集聚,为入驻的综合体企业提供全方位、全新化的服务机制,更好地体现综合体的高效服务价值理念。
来源:中国网 | 撰稿: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