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关于疫情防控、美丽乡村、平安浙江建设等…他们这样说
浙江新闻客户端 · 王璐怡 李灿 沈听雨 来逸晨 沈听雨 | 发布时间2022-06-20 08:21:07    

   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于6月20日在杭州召开。

  肩负着全省党员的重托,承载着浙江人民的热切期盼,来听听来自基层的省党代会代表都关心些啥?

  沈云如: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得实惠

  “我们志愿服务队马上又要升级了。”在湖州市代表团驻地,沈云如代表一见面就和记者分享了一个好消息。他所在的虹星桥镇,正筹备成立“云如志愿服务中心”,将集中整合更多资源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更好地服务群众。

  如何更好地为老百姓办实事,让群众得实惠?这也是进入“党代会时间”后,沈云如代表思考最多的问题。

  “只有走到群众身边,摸清他们的真实需求,才能把实事办进大家的心里。”沈云如代表说。为了帮助辖区35名无户口人员办理落户手续,他费尽周折,最终圆了他们的“户口梦”。但故事并未就此结束,在帮助人们找到“身份”后,他又带领“云如圆梦”户籍服务队,通过一次次走访和办实事,帮助他们开启了新生活。

  如今,在沈云如代表带动下,越来越多人加入这支队伍,从最初的10多人增加至160余人。服务队新增“丰禾助农”“春蚕助学”“助老扶残”等服务内容,帮扶对象也拓展到全县范围,到目前已帮助150多户家庭,实现增收近70万元。

  身为省党代会代表,沈云如代表说,今后要以更高的要求投身基层一线,服务更多的群众,更好地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参会前,他多次走村入户、倾听群众心声,也带来了思考——如何把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百姓事无小事,基层治理的大底座稳固了,经济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作为一名基层民警,他很关注平安浙江建设。在大会开幕前一天,他还在驻地房间一遍遍修改材料,希望通过建言献策为平安浙江建设出力。

  王园园:农民,也会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第一次作为代表出席省党代会,王园园习惯这样自我介绍:“我的名字里有两个‘园’,是果园的‘园’,也是家园的‘园’。”

  农业和家乡,是这位年轻女代表身上格外突出的关键词——今年30岁出头的王园园,从小就在农村长大,2011年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没多久,就回到绍兴老家当起“农创客”,如今已有10个年头。

  做过女猪倌、开过农家乐,现在的王园园,经营着占地300亩的南野农庄,种植水蜜桃、红心猕猴桃、玫瑰布林、黄金布林等高品质水果;她给这些产品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四季仙果”。她不仅把自己锻炼成了远近闻名的农业“小能手”,作为绍兴上虞区丁宅乡四季仙果休闲协会党支部书记兼会长,她还有一颗团结带领家乡农户共同发展的雄心。

  “我是一名党员,在生活和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分内之事。”王园园发现,不少和自己一样的“新农人”,会遇到缺资金、缺技术、不懂政策等难题,她就想到要把大家团结起来,一起拓展市场。王园园联合当地种植、养殖、民宿等行业的20多家单位,共同成立上虞“新农人”联盟,还自告奋勇当起“盟主”,为大家问政策、拉资金、筹资源、请专家、传技术......

  作为来自基层的省党代会代表,王园园准备把更多农村群众的呼声带到会上,特别是反映那些在农村创业的青年的心声。她建议在各地构建大学生返乡创业园,帮助年轻人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业主;盘活闲置农房,吸引乡贤回乡投资民宿酒店,让越来越多人气、资金、技术聚集到农村,激发乡村活力和潜力。

  “期待美丽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青年、盼得到未来。农民,也会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王园园骄傲地说。

  蔡哲清: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守护百姓健康

  蔡哲清是嘉兴市第二医院的一名护士,平日穿梭在病房与科室之间。这几日,她已经进入“党代会时间”,认真履行省党代会代表的职责。

  自疫情发生以来,蔡哲清一直冲锋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方”。她曾是浙江首批援助武汉的医护人员,前后奋战57个昼夜。4月初,她开始担任医院的院感防保科副科长,负责新冠肺炎相关检查及流程制定,督查重点科室、病房的院感管理。在后来援助上海的过程中,她也是嘉兴市首批援沪核酸采样医疗队的骨干之一。

  有了多次深入“前线”的经历,蔡哲清认为,当下,疫情防控必须更加重视防范医院感染。为此,她参与完成了发热门诊的改造,并在医院内开展院感知识分层次培训,涉及医生、护理、医技、行政后勤、物业陪护等各个群体。每位进入医院工作的人员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同时,她还负责进行手卫生全过程管理、规范院感预警核查等一系列工作,确保各项流程规范得到严格执行。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召开之际,身为“抗疫老兵”,蔡哲清代表自然把公共卫生安全放在了“关注列表”的首位。她说,第一次当选为省党代会代表,感觉责任沉甸甸的,更要及时关注和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应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需求,让人民群众更有安全感。

  蔡哲清代表特别关心如何提升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水平。她建议,应重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升专职人员的知识储备、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她自己也正在积极参与医院公共事件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同时,作为完善公共卫生医疗体系的一部分,身为护士的蔡哲清也关注着如何进一步探索“无陪护病房”建设。这位“白衣天使”希望,自己能为加强浙江卫生应急综合能力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张胜荣:让乡村更加美丽宜居

  见到省党代会代表、台州市黄岩区南城街道山前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胜荣时,他正在整理参会前向村民们征集的关于山前村转型现代化社区实施方案的意见。“希望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村社可持续发展动力进一步加强、推出村社阵地门面的‘清爽’工程”等等,只见他手边的记事本里写得密密麻麻,有些意见还被重点圈了出来。

  “我的梦想,就是带领山前村闯出一条路来。”自担任山前村村委会主任开始,张胜荣代表就下定决心。他带头筹集资金、改造农房、整治环境,这些年,山前村从一个逢水必涝的“水窟塘”变身为花园式的“幸福村”。

  可张胜荣代表并未满足于此。2018年,小微园区项目在山前村启动,7天完成135户土地情况调查,6天完成土地丈量,2天完成补偿款发放……“这样的工作状态成为一种常态,不过一切都是值得的。”他说,2021年小微园建成投用后,山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3500万元,还促进了周边村庄产业发展,激发了村民创业热情。

  如今,张胜荣代表对乡村发展有了更深的思考,推进未来乡村建设成为他的工作重点。这段时间,山前村对新建楼房的房前屋后进行花园式改造,面对部分村民的不理解,张胜荣代表带领党员分区包干,带头做好整治,挨家挨户给村民做思想工作。他说:“提升人居环境,塑造整洁有序的村容,是未来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尊重村落原有肌理的前提下,我们要打造现代乡村生活圈,让村民们都能转换观念,把垃圾分类好、把卫生习惯培养好。”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数字化手段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让智慧医疗、智慧文化等落地乡村,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张胜荣代表说。

  林剑:将“平安”深深注入社会肌理

  “要对得起这身警服。”省党代会召开前夕,记者在驻地宾馆见到了省党代会代表、舟山市定海区岑港街道党工委委员、岑港派出所所长林剑。他身着警服,胸前的党徽格外鲜亮。

  平安,是这位人民警察用血肉之躯捍卫的无价之宝。3年前,为阻止一起煤气自杀式爆燃,他毫不犹豫冲进火海,硬是从“死神”手里拽回了当事群众。

  “‘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急时刻能豁得出来’,我想,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公安民警要始终以‘三能’精神为指引,勇挑更高水平‘平安浙江’建设的重担。”抚了抚胸前“066377”警号牌,林剑代表郑重表示。

  从重度烧伤中顽强恢复,如今的他伤疤尤在,植皮后畏光怕热,不时瘙痒,手脚也不似从前灵活。但干起工作,这位基层派出所所长依然是下属口中的“猛张飞”,即便住院治疗,也是“人在医院,心在所里”。他在病榻中坚持通过视频指挥一线防疫,带领全所12名民警、15名协管员牢牢把守住舟山本岛“西大门”。

  伤势让行动受限,林剑代表愈发重视借助科技手段,将“平安”深深注入社会肌理。

  岑港派出所辖区有15座水库。为杜绝发生“偷排乱放”、“捕鸟网鱼”等破坏生态的违法案件,他创建“生态警务”基层治理模式,通过高清摄像头24小时“全息感知”水库治安和风险隐患;设立“生态警长”,创新推广运用“河湖长制”APP、“阿拉当河长”小程序,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如今,林剑代表已将“生态警务”迭代至2.0版本,从原先守护自然生态和谐升级到社会综合治理和谐。今年以来,辖区内不仅生态违法案件保持“零发生”,矛盾纠纷和警情也实现了“双下降”。

  “一手促经济发展,一手抓社会稳定,‘大平安’框架下的平安浙江建设,离不开构建立体化、智能化的治安防控体系。”林剑代表表示,这也是他要用实绩书写的新时代答卷。

  李羽敏:吸引更多人才留在山区海岛

  “说起疾控中心,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跟疫情挂钩,疫情发生时的流调工作、各种各样的防疫提醒等等,都跟这支队伍有关。”见到省党代会代表、丽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李羽敏,她从疫情防控开始讲起,打开了话匣子。

  “自疫情发生以来,浙江同时间赛跑,打出精密智控防疫组合拳,取得了一场场胜利。”李羽敏代表还记得,2020年的除夕夜,她和几位同事看到核酸检测报告单上的“阳性”两个字后,立即带队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可能有病毒的地方和可能被传播的人,降低传播或感染风险。

  如今,转岗到办公室的李羽敏代表更加忙碌。从丽水市“三公”联合流调溯源组联络员,到其他应急队员的候补,再到流调溯源小组的首席流调员等,她身兼数职,始终奋战在疾病预防控制战线。她说:“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我们的工作更多转向事前监测和防控,比如重点场所、重点人员和环境的常规监测,重大事件、大型活动和会议等的前期筹备、对接,但心里的那根弦始终不能放松。”

  “疾控中心折射的是整个公共卫生体系的发展。”李羽敏代表说,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26年,她见证了行业发展日益向好,但仍存在短板。比如位于浙西南山区的丽水,虽然不少乡镇的山路打通了,路程时间缩短了,但“人”的缺口仍是整个县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短板之一。

  “以推进新冠疫苗接种为例,由于丽水地广人稀,送疫苗前往偏远山区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工作的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高。”这次,她带着相关意见来到省党代会,期待通过更多政策和举措,给山区海岛县(市、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 撰稿:王璐怡 李灿 沈听雨 来逸晨 沈听雨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