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让“绿叶子”变成共富“金叶子” 茶界大咖齐聚杭州共论鸠坑茶高质量发展
中国网 · 丁萨 通讯员 杨奇 倪明娟 | 发布时间2022-06-15 16:33:13    

   6月15日,“贡茶鸠坑·龙井祖庭”——挖掘鸠坑茶品牌价值、打造三茶统筹发展共富示范区研讨会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区国际交流中心召开,广大茶企、茶人、专家学者共襄盛举、共叙茶事、共谋发展。

图片1.jpg

  研讨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二级研究员、首席科学家鲁成银详细介绍了鸠坑茶的历史文化、传统技艺和相关习俗,并对如何保护和利用鸠坑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提出了交流意见。

  鸠坑茶,始于东汉,盛于唐,唐代即为贡茶。在浙江60多个传统茶树品种中,历来都以鸠坑种为浙江的当家品种,鸠坑种也被誉为“江南母茶”。2003年,鸠坑种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开启航天育种试验。

  “鸠坑种是唯一一个在浙江茶叶全域产区对其适应性、抗逆性、内质优势无不肯定的有性系茶树良种!”浙江省农业农村厅首席专家罗列万在主旨演讲中表示。

  围绕如何进一步做大茶叶产业、统筹三茶发展,与会专家进行了专业分析和深入交流。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屠幼英从科学数据、对照实验、区域试验、感官评审、定量描述等多方面阐述了新时代鸠坑种茶树的优势和未来,并从技术角度提出了改进意见。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富桥就鸠坑茶未来市场开发,提出了厘清鸠坑茶产品结构层级、塑造清晰的品牌形象与价值观、理顺鸠坑茶品牌管理框架体系、开展鸠坑种的科技研发转化等建议。

图片2.jpg

  政府搭台、名家献言、百姓受益。在聆听了各位学者专家的发言后,淳安县鸠坑乡茶企代表余倩倩说,“经过此次活动,再次深刻了解了鸠坑茶文化,也学习了茶产业发展的路径知识,对于我们茶企发展受益良多。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此类活动,让我们茶企能够与时俱进、做大做强,以茶助农、共同致富!”

  近年来,鸠坑乡紧抓“贡茶鸠坑·龙井祖庭”建设契机,突出文化引领,自2009年开始,已连续举办14届鸠坑茶文化节,通过以茶文化为媒,在欢悦喜庆气氛中,凝结鸠坑茶文化,鲜活地把“鸠坑茶”品牌推广出去。同时,注重传承创新,培养市、县鸠坑手工炒制非遗传承人3人;与故宫文创合作,恢复“鸠坑贡茶”古法炒制技术,研发鸠坑古法绿茶、烟熏红茶等产品,打造陆羽茶面、茶肉饼等网红产品。现如今,鸠坑茶被日本、几内亚、马里、阿尔及利亚和格鲁吉亚等十几个国家先后引种成功,名扬海外。

图片3.jpg

  得益于绝佳的山水资源,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先进的制茶技术,茶产业已然成为淳安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支柱产业,优质的鸠坑茶更是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叶子”。去年,“鸠16”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授权,“鸠16”茶青收购价比同期其他品种高出30%以上,就单一品种可为全县茶农增收8000余万元。2021年,鸠坑乡茶叶产量456吨,年产值达7294万,茶产业逐渐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鸠坑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篇文章,抢抓机遇,挖掘潜力,持续用力,全面打响鸠坑贡茶品牌,通过做优“一片叶”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

  本次活动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中国茶叶博物馆、浙江大学茶学系、淳安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浙江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王建满出席并作重要讲话,淳安县委副书记、代县长王翀出席并致词。

来源:中国网    | 撰稿:丁萨 通讯员 杨奇 倪明娟    | 责编:赵慧子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