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特约 | 王仙桃杂文:良好开端就是通往成功的方向
中国网 · 王仙桃 | 发布时间2022-05-25 14:23:03    

   周末,本想睡个懒觉,但楼下人声鼎沸,吵得人心烦意乱。一问才知道,一楼的住户请来一众花木师傅,正在栽花种草。

微信图片_20220525144817.png

图源网络

  原来,小区的物业公司出台了新政,小区里除了公共区域,每栋住宅楼周边两米以内的范围,可由一楼的住户自由决定并实施(规定不允许种植的有毒有害植物除外)绿化美化。

  围着小区转一圈,发现房前屋后以往由物业公司统一种植和管理,且品种单一,千篇一律的绿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每栋楼前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整个小区也显得,千姿百态,异彩纷呈。

  这是打开政策桎梏所释放出居民思想、智慧和审美自由的无穷能量,继而带来居住环境发生可喜变化的好政策!我不知道别的小区管理策略如何,但必须为我所居住的小区物管开放的管理理念和人性化的工作作风拍手叫好——开放、自由何其难得,弥足珍贵!

  小时候,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地下游击队》曾经观看过无数遍,那句耳熟能详的经典对白“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至今记忆犹新。虽然对自由的深层含义不理解,但常常成为“逃课”的正当理由和行动纲领。

  上初中时,读到课本里叶挺将军《囚歌》掷地有声的诗句:“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曾经令我热血沸腾,也稍稍明白了自由的珍贵和残酷代价。

  青春萌动时,尤为欣赏匈牙利著名爱国诗人裴多菲那首脍炙人口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在爱情至上的心理认知阶段,没想到自由不遑多让,比爱情更加神圣和崇高。

  当兵后,对自由与纪律的辩证统一关系又有了切身感受和体会。在相对封闭的军营环境中,越不自由越渴望自由。于是,寻遍关于自由的论述,探求自由的真谛。

  古今中外,关于自由的论述和艺术作品汗牛充栋,俯拾即是。无论是鲁迅“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还是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也无论是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为纪念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而创作的油画《自由引导人民》的深刻寓意,或是八十年代末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跟着感觉走》“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蓝天越来越近越来越温柔,心情就像风一样自由,突然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我。”我对自由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其实,蔡元培先生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便是对自由言简意赅,一语中的的概括。

  回到现实生活中,必须承认,自由从来都是有限制的,无限制的“自由”不是自由,而是任性与放纵。绝对的自由根本就不存在,任何自由都必须以遵守规则和纪律为前提。这是看似矛盾对立,实则辩证统一的,充分说明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

  而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自由法度的管理者、裁定者,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和“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问计于民,放权于民,克服思想僵化的陈规陋习,在法与理、法与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一门学问。何况,法律本身就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这一说。

  以我所居住小区出台的新政来检视社会管理和治理,特别是当下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诸多“一刀切”的简单粗暴方式或现象,不能不让人产生遗憾和愤懑。

  观念转变天地宽。小区新政的出台,相当于给一楼的住户留出了一块“自留地”,也给予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自由发挥空间。这一做法不仅有效节省了物业管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而且满足了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个性化追求,充分调动了居民群众参与小区建设和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看似服务民生的一小步,实则是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进程中的一大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良好开端就是通往成功的方向。“江山即人民、人民即江山”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充分尊重民意,发挥民智,真正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宗旨和初心体现在一件件、一桩桩具体而实在的小事上。

  ——2022年5月25日

来源:中国网    | 撰稿:王仙桃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王仙桃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