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数字赋能 杭州市临安区探索农房管理创新模式
中国网 · 辛文 | 发布时间2022-05-13 15:03:53    

   农房管理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关键小事,是关于农村和谐稳定的民生大事。长期以来,农房管理主要存在农民建房审批程序繁杂、时间长、环节多,群众需多次跑,以及地域广管理人员不足,致使农村建房“批少建多”、“批低建高”、未批先建等违建现象时有发生,事后拆违造成社会资源重大浪费等问题。近年来,杭州市临安区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实用导向,依托数字化手段,整合农业农村、规资、住建、公安、民政等多个部门职能,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全链条打通农房设计、审批、施工、验收、质量监管、隐患排查、防灾减灾、违章举报、工匠管理、经营审批、拆除灭失等环节,建立覆盖农村建房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实现农户一键通办、农房一码到底、流程一账可查、政府一图通管。截至目前,系统共累计完成农房审批管理5575宗,2021年被评为浙江省数字社会系统最佳案例。

微信图片_20220513150323.jpg

  1.全周期管理。一是管理环节上做加法。打造“农房建设管理平台”,设置规划一张图、农村居民建房数据库、农房审批管理、农房信息登记、建筑工匠管理、设计图集管理、建房市场、建房贷款等模块,集农民建房申请、选房、审批、监管、验收、发证、流转、注销于一体。二是审批流程上做减法。聚焦“事项、材料、环节、时间”等审批要素,整合精简,将审批表由原先的土地审批、规划审批2表合并为1表,材料由原先的18份减少为10份,环节由原先的9个减少为6个,时间由原先的至少47天缩短为17天。三是工作效能上做乘法。推行网上审批,通过建成建房数据库,打通公安、民政、规资等5个部门12个数据接口,归集数据250余万条,做到数据自动收集、建房资格实时比对。村民可从手机端浙里办“农房一件事”进入填写建房申请信息,也可委托村委会工作人员在 PC 端代填建房申请,无需递交纸质户口本、身份证、不动产证等证明材料,申请完成后系统通过数据归集将申请信息推送至属地镇(街道)审批。原先纸质审批时,村民需要跑所在村、镇(街道)、设计公司、测绘公司等4家单位、找9个人签字盖章,现在通过网上审批,村民“一次都不用跑”。竣工验收合格后,村民在手机端提交不动产登记发证申请,属地镇(街道)和区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3个工作日内完成登记,并可将办好的不动产权证邮寄给村民。

微信图片_20220513150321.jpg

  2.全方位服务。一是图集引导保美观。强化建房图集引导,政府主导设计了浙西民俗型、山地宜居型、田园风光型、现代舒适型等4种风格的通用图集以及180套VR图形,使老百姓节省设计、测绘费约 7500 元,村民可登陆平台进行平面化和立体化的VR选房,更直观地选取心仪的样式。同时政府统一提供免费设计图修改服务。二是严管工匠提质量。实行农房建设泥瓦匠持证上岗制度,住建局组织对全区泥瓦匠分批进行集中培训,对培训合格的颁发“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合格证”。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培训10期,核发合格证2289 本。持有合格证工匠的相关信息录入“农房建设管理平台”统一管理,老百姓可以通过系统,从纳入管理的工匠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匠进行建造,为群众提供了便利。三是融资服务解难题。与浙江农商银行合作开发“安居贷”项目,为建房农民最高提供总建房金额70%的建房贷款,切实解决农民建房资金筹措难问题,截止目前已向200余户农户发放贷款3000余万元。

  3.全天候监督。一是云上看。与移动、华数等网络运营商合作,在建房户门口免费安装摄像头并接入平台,镇(街道)管理人员可通过平台对在建房屋实施全方位、全天候视频监管,确保及时发现和查处违规建房行为。目前,全区所有镇(街道)都已实施网上监管模式,合计安装摄像头1134个,发现违规建房行为12起。二是现场查。严格执行农房“带图审批、带图施工、带图验收”和“建筑放样到场、基槽验收到场、施工过程到场、竣工验收到场”的“三带图”“四到场”管理制度,确保农户规范建房。三是网上督。一方面,镇(街道)委托专业测绘机构放样,并将放样数据同步推送至平台,保障后期建设不移位。要求工匠建房时对各关键环节拍照并上传平台,保障建房过程中不违规,工作执行率作为工匠信用评级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村民在建房申请、审批、办证过程中,可通过平台随时查看进展情况,实时监督政府部门的审批行为和审批效率。

微信图片_20220513150325.jpg

  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制度重塑、数据共享、系统集成,确保了农房建设管理的高质高效,逐步实现了从以部门为中心的碎片化治理向以平台为中心的整体性治理转变,实现建房申请“零填报”、建房许可“零次跑”、验收办证“零材料”、建房监管“零盲区”、建房服务“零距离”,极大便利了群众办事,深切回应了群众需求,有力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满意感、幸福感。在遏制新增农村违法建房行为的同时,加强了风貌管控,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了乡村风貌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使村容村貌更加协调美观。

来源:中国网    | 撰稿:辛文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辛文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