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在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武警衢州支队警士谢伟伟隔着手机屏幕,为妻子刘惠宁送上了节日祝福。刘惠宁是一名青年党员,一名医护人员,同时也是一名军嫂。
“单位临时通知,半个小时后医院集合……”2022年3月6日,衢州开化疫情爆发,刚回到家中的刘惠宁便被一则单位工作群里的消息召回。不知道目的地,也不知道前方情况如何,她只知道自己作为核酸预备队的一员,疫情就是命令。
天空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已经是凌晨。刘惠宁作为第一小组组员,经过简单的休整后立刻投入“战斗”,协助防疫人员扫码并维持秩序。“不吃不喝坚持12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刘惠宁说,核酸采集过程中,个人平均每天收集至少1500份样品,长时间站立超8个小时,有些人采完样把试管带走了,有些人扫了码又排错了队,突发情况不断,极大影响了采集进度,等到当天支援任务结束,返回衢州市区,时间已是凌晨。
这样的生活刘惠宁和组员们持续了一个星期之久。开化采样刚刚结束,刘惠宁心里正计划着回家和爱人团圆,手机的工作群中又弹来了一则新消息——奔赴廿里。
廿里任务结束后,紧接着支援主城区,多日连续高强度工作,让刘惠宁的身心疲惫不堪。主城区人员数量远远超出之前两个地区,加之随着时间推移,衢州的气温逐渐高升,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更是增加了核酸采集难度。面对考验和挑战,她和她的队员们没有气馁,总结前期经验,思考怎么在人数有限的条件下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
连续十多天的奋战,衢州各地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长时间穿戴防护设备让刘惠宁的脸、耳朵都磨出了印迹,她说:“这是为疫情奋战留下的最美的纪念,先生守国,我守家,如果再有下次,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奋战一线。”
来源:中国网 | 撰稿:汪杰菲 通讯员 陆宇晖 陈铭泽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汪杰菲 通讯员 陆宇晖 陈铭泽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