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建在“田野上”的幼儿园备受热捧
中国网 · 陈鹰 | 发布时间2022-05-11 11:46:45    

   一则这样新闻被捧上热搜榜:浙江省义乌市一位“80后”承包90亩地打造大自然幼儿园。

  这折射出人们渴望回归大自然的心理。对于幼儿教育而言,这个非常有意义。

Screenshot_20220511_114919.jpg

  01

  种玉米、埋甘蔗、刨土豆……浙江省义乌市的一位名叫王群一的“80后”幼儿园园长,承包90亩地,为孩子们打造了一所“大自然学校”。

  他表示,只要这个季节能够种下去的任何蔬菜瓜果,都会让孩子去体验,让孩子有自由的空间去奔跑、去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

  大自然真是最好的老师。身临其境,能让受教育者以望、闻、听、触各类方式感知和接受大自然的朴素教育。

  故事不复杂,却牵连着、触动了众人的心理渴望。虽然多数人想不到、尤其做不到,但是对于这种回归自然生态的场景和方式都有着割舍不下的情结。

  02

  从教育的角度讲,居住在城市高楼大厦群围中的人们,难得有接触大自然的机会,特别是为了进入学校知识教育刚开始踏进兴趣、人格教育幼儿园的孩童们,接触大自然很重要,现在却成了一种非常奢侈的事。

  而远离大自然的书本教育永远不能给予幼儿们天性体验上的真实感受,书本上看到的大自然,其魅力永远无法与真实的大自然比较,自然也就谈不上注入清晰的记忆和产生激荡心灵的教育效果。

  当与大自然隔绝太久时,人们的心灵容易枯竭。远离原生态的自然,不能与其他生物一同享受大自然给予的花草树木、虫蝶飞鸟,心灵的豁达就会受到局限,尤其是思维方式、艺术能力就会得不到伸展的最好机会。

  这是当今教育工作者最无奈和伤心的事之一。

  接触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是初始教育非常重要的环节。当不知道养育人类的食物如何在土地上艰辛的生长过程,不明白山川河海给予人类生存的给养和恩赐,教育就会存在无法弥补的遗憾和缺失。

  03

  幼儿教育是人们走向一生的第一段教育。父亲母亲为主的家庭教育固然能够让幼儿感受到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作用,但是心灵感触、艺术修养、甚至悟性的开发,都需要大自然的积极参与,需要真正投入自然的宽阔怀抱去用眼睛观察,用心灵感受。这是童年教育无与伦比的重要环节。

  时时拥抱大自然,这是人类最朴素的追求。人类心灵的诸多给养,也多数都是来自大自然的赐予。

  所谓感同身受,正是无数的经历塑造而成的心理“触觉”。这种来自于大自然的“教育”要比人类强迫式的教育多了许多的天性,也多了许多的感知。

  表面上看,这位“80后”不过是把城市里的幼儿园挪了一个地方:从高楼林立的房子里移到了无边无际的自然中。

  但是如果从一生之初的教育意义上分析,这样的幼儿园所能给予孩子们心灵上的震撼,绝非那些远离大自然的城市高楼围困中的幼儿园可比。

  能随时与现实的大自然接触,接受来自自然的风霜雨雪和花草泥土的味道,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教育方式。

  童年的教育时常能够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品行。这不是夸大其词,而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因此,许多国家将幼儿教育当做远超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育的最重要的教育环节看待。

  浙江义乌这个“大自然幼儿园”如此受热捧,道理正在于此。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