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杭州马某被抓?使用化名要避免误解、猜测
中国网 · 传媒茶话会 李磊 | 发布时间2022-05-03 10:43:37    

   5月3日,据某媒体客户端消息,4月25日,杭州市国家安全局依法对勾结境外反华敌对势力,涉嫌从事煽动分裂国家、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马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此案正在深入调查中。

  消息一出,众多媒体转载了这一新闻,很多新闻资讯客户端,做了push。

1.png

  杭州、马某,这些关键词,让很多人联想到了某马姓知名人士。

  但,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在微博上对此进行了辟谣——杭州市国家安全局抓的是“马某某”,不是“马某”。

2.png

  此后、环球网、中央政法委长安剑等媒体、机构都使用了马某某的称呼。

3.png

4.png

  马某和马某某截然不同。到底是机构发布信息时没考虑周全,还是媒体报道时改动成“马某”?应该搞清楚,避免下次出错。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因为“马某”称呼引发对某知名人士的猜测,这是化名称呼使用不当引发的问题。

  此前,传媒茶话会发布使用化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的文章提到,使用化名应该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避免造成误解、猜测。

  在新闻报道中,化名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大体分为两种情况:全部化名,比如马某某;和部分化名,用保留姓氏的方式,如马某X简单的称谓。

  著名媒介法研究学者魏永征建议,使用化名时要以不可辨认为原则,避免被识别出真名,对当事人产生伤害、不利影响,或引发侵权纠纷。他建议,新闻报道中无法用真名,可以用姓氏加某、或ABC这种代号的形式,既可以保护当事人,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猜测。

  比如,今早这则轰动的新闻中的报道对象可以称为马某某,或者马某X。

来源:中国网    | 撰稿:传媒茶话会 李磊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传媒茶话会 李磊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