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杭州转塘街道叶埠桥社区确诊1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消息通报后,全杭州人的心都被揪起来了。本轮疫情以来,转塘街道按照疫情防控“七大机制”和“五快循环”要求,全面排查风险,严格管控措施,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最小代价阻断疫情传播。
枕着手机睡觉
凌晨4点与时间赛跑
3月19日凌晨4点,杭转塘街道数字化综合指挥中心副主任李牡丹睡梦中被电话震动震醒:10人核酸混检阳性。这通来自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电话,让李牡丹立刻睡意全无。
她立刻拨通了其中9个人所在的村社书记电话,每个书记电话都一次拨通,各相关村社立刻组织工作人员上门对相关人员进行管控。与此同时,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核酸检测团队整装出发,4点30分,完成入户采样。
打完村社书记电话,李牡丹立刻向上级领导汇报,很快疫情防控工作群组建了起来。
然而,还差1个人,因为没有留下地址和电话联系不上。她立刻给转塘派出所所长打了个电话,最后通过流调辗转找到了房东,早已整装待命的核酸采样队立刻出发。
两个小时后,10人核酸采样结果出来了:1例阳性。
据官方通报:3月19日,杭州通报新增1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该人员现住址为西湖区转塘街道叶埠桥社区天云宫,是一名外省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从凌晨4点的这通电话开始,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已经启动,按照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的要求,街道第一时间快流调、快检测、快编组、快转运、快隔离,争取以最小的代价阻断疫情传播。
截止当天上午,这10个人的密接、次密接人员全部排查核实完毕,19号当天完成了355名密接、次密接人员的转运工作。
接手疫情防控工作后
软妹子变大嗓门
自从接手疫情防控这块工作以后,李牡丹的同事调侃她:喉咙响了、说话快了、走路也带风。
李牡丹和她的13人团队就好比“大脑”,协调统筹各部门的疫情防控工作。
虽然身为两个女儿的妈妈,与许多家长置顶班级群不同,李牡丹的微信置顶的是“西湖区疫情防控指挥群”:防控指令、最新的防疫政策等,都需要她领会传达。除此之外,她还有30多个相关的工作群,需要实时关注。
李牡丹说话像竹筒倒豆子,但每个字都表述得精准、明确。“我们的工作就是跟时间赛跑,不仅仅是我,我们团队里的每个人都一样。这两天,大家连水都不敢多喝,节约每分每秒,尽快摸清情况。管控措施早一秒,疫情传播的风险就少一分。”李牡丹的声音有些沙哑。
守好“小门”
坚决筑牢疫情防控网
19号凌晨的这通电话,打响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发生后,转塘街道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一办十组四专班”疫情防控指挥体系,街道全员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之中。
两天来,李牡丹和她的团队满负荷运转,和他们一样,全体转塘街道机关干部放弃假期、主动请缨,大家并肩战斗在抗疫的最前沿。
“我们街道下辖44个村社,防疫任务很重。街道和村社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落实在岗值班和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的同时,发动党员、志愿者等加强小区门岗值守和巡查,守好各处‘小门’,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转塘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中国网 | 撰稿:李林峰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李林峰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