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春分,杭城冷暖大变脸,一派春意盎然突然变为风雨交加透骨寒。“倒春寒”来袭的雨夜,天竺山气温接近0摄氏度,景区公安民警成功解救一名山体被困人员。
仅有5%电量手机打来的求助电话
晚18时33分许,景区分局接到110指令称:有人在天竺山山顶附近迷路了,手机也快没电了,故来电求助。
联络中,救援民警的手机里好不容易才跳出了被困人员发送的微信定位。但从定位来看,只能辨认出他大致位于天竺山区域,周围方向辨别不清,具体位置一点儿也看不出来。“我的腿抽筋了,一点儿也走不了!”被困男子一时无法行走,情绪十分崩溃。
于是灵隐派出所、九溪派出所、巡特警大队开展联合搜寻行动,20余名警力兵分多路,分别从天竺山不同方向的上山口推进寻找,各小组保持“线上”信息畅通,实时发送、跟进搜寻进展。
上山后,还下着大雨,大家眼前一片漆黑。天竺山路段相当崎岖,山间道路湿滑,气温也越来越低,如果不尽快找到被困人员,危险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一张照片,比手机定位还要精准!
天竺山区域面积广、山体地形复杂,定位的不精准给搜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现在唯一一个线索就是被困人员在附近拍到的“山体指向标”,上面标记了附近的几个位置。
在日常多次的搜救中,灵隐派出所练就了好几位“山体活地图”。陆楠楠副所长带领首波警力张先良、李传贵上山搜救的同时,即刻与灵隐山体“活地图”民警季江明取得联系,根据被困人员发送的定位、周边环境的照片及描述,精准判断出迷路人员所在的位置。
为争取营救时间,民警迅速制订了搜救方案——他们没有走平坦的路,而是选择崎岖不平更快速到达的“野道”,借助手电筒的微光,边找边大声呼喊被困人员的名字。
寒冷漆黑的夜、崎岖泥泞的山路,民警们手脚并用、多次滑倒,身上被茂密的荆棘划出了一道道伤痕,衣服和鞋子早已被雨水浸湿,甚至摔了好几个跟头。搜寻的难度不断升级,但大家都不停下脚步。
一抹电筒微光,照亮回家的路
晚上20时38分许,在搜救进行了2个小时后,民警们终于在半山腰找到了被困人员。这束手电筒的光,给大家带来了希望。
由于该男子因情绪紧张,出现了体力透支和腿部抽筋现象,民警一边安抚迷路人员的情况,一边蹲在地上为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并引导他用力地蹬腿或做跳跃动作。终于,大家搀扶着男子,安全护送他下山。看着满身雨水的民警们,被困人员刘先生心生惭愧又满怀感激,对民警们连声道谢。
来源:中国网 | 撰稿:赵慧子 通讯员 董邦海 郑燕丽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赵慧子 通讯员 董邦海 郑燕丽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