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肩负着继往开来的重任,是党和国家的未来。因此,青年干部在成长中,要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对于中青年干部而言,坚定内心,就是崇高理想信念、淡化名利意识,做事坦坦荡荡、做人清清白白。有了坚定的“心”进而砥砺,“防线”自然牢不可破。如果树不起最起码的初心良心、守不住最基本的防线底线,做人干事“麻绳串豆腐——提不起”,又何谈担当使命和责任?
“心”之坚守,须先树立一颗正“心”。古训有云:“欲事立,须是心立”。人的言行是受内心主导和支配的。要使革命事业取得成功,就必须具备坚定而强大的内心。若心不立,根基则动摇,底线和防线极易被突破。往小了说,是自私贪婪,是作茧自缚;往大了讲,就是毁了千里之堤的“蚁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革命血雨腥风的历史上,成千上万年轻的革命者坚定理想信念、摒弃一切私心杂念,给自己筑起一堵无坚不摧的“心”墙,才抵御住了形形色色的诱惑;始终如一地树立“心”的旗帜,才做到了踔厉奋发、愈挫愈勇,从而取得胜利,成就了人生和革命事业的始终。而“心”不正,则言行有危。有一名年轻干部在忏悔书里说道:“我就是没有树立起‘干净做人、干净做事’的心,才导致今天的一切”。可见,正心和良心的树立,是多么地关键。
“心”之坚守,须有持之以恒的韧劲。一个“坚”字,道出了“心”的不易。有心,只是前提,还要保持一以贯之地的韧劲。毛泽东的“两个务必”就清醒明白地告诫了全党:要永远加强自我修养、永远发扬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当年红军官兵,基本十三四岁到二十岁不等,一直浴血奋战不退缩,靠的就是“信念”、“理想”的韧劲。当下的中青年干部,从家门、校门到机关门,经历单一磨练少。要使“心”有韧劲,就必须付出较常人千百倍的努力,否则一遇危急就“拉胯”,时间长了意志信念就会疲沓进而走向深渊。近年查处的年轻干部腐败案,就是背叛信念、失守“心”韧性的典型。某青年干部落马后说:“我是在无忧无虑的‘童心’中长大,在顺风顺水的‘初心’中成长,在渐蜕渐变的‘贪心’中堕落......渐渐地贪心贪念在升级。”的确,放任自己的心一点点被侵蚀,直至蛀烂了“心”门,从而导致“底线”失守、“初心”丢弃——守心无韧劲,防线被攻破,人的本性也就荡然无存了。
“心”之坚守,须接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无论什么岗位、无论革命高潮低谷,均在反复砥砺摔打磨炼着自己的“心”,尸山血河、前赴后继。新时代的奋斗中,从脱贫攻坚到领航经济、从乡村振兴到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从重大自然灾害到近年的疫情防控,中青年干部的全身心投入,就是让自己的“心”反复经受考验、健康快速成长。相信在这样的过程中,“心”的千百回锤炼,必将塑造出一心为民、廉洁奉公的有责任有担当的新一代共产党人,成为古代戏剧家关汉卿所言的“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否则,把安逸当做追求,“一年看,二年急,三年跳”地整天想着升职,久之底线便成为虚线,进而工作挑三拣四、责任三心二意、做人不三不四,令“心”蒙尘人随之堕落。
新时代的征程中,中青年干部必须树立一颗红心,坚定远大理想、坚强政治意识,慎微、慎独、慎初,树“心”守“心”,经受住艰难复杂的各种检验,才能筑好防线、守牢底线、不碰高压线。唯此,方可成为共产主义事业千秋万代的传承人,助力党进一步成长壮大,领导国家进一步繁荣富强,带领人民进一步幸福美满。
来源:中国网 | 撰稿:林鲁伊 吴益琼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林鲁伊 吴益琼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