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3时,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一百零六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孙黎明通报浙江省近期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3月15日0—14时,浙江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其中宁波前湾新区1例,衢州衢江区2例、柯城区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例,其中杭州上城区1例、余杭区1例,温州龙湾区1例,湖州南浔区1例,衢州衢江区1例。
自3月3日以来,浙江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08例(普通型6例,轻型102例),其中杭州市54例、宁波市1例、温州市3例、湖州市3例、嘉兴市19例、金华市1例、衢州市27例。现有无症状感染者15例,其中杭州市8例、温州市2例、湖州市2例、衢州市3例。
浙江近期疫情呈多地多点多源散发、局部聚集态势,自3月3日以来共发生本土疫情16起,涉及7个设区市,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研判,9起为省外输入,6起指向与入境物品高度关联,衢州衢江疫情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2进化分支,与近期国外流行毒株高度同源,疫情来源仍在流调溯源中。
温州苍南
温州苍南疫情经过多轮核酸检测,3月4日开始无新增感染者,疫情基本结束。
杭州上城(四季青服装市场)、衢州开化和温州鹿城
杭州上城(四季青服装市场)、衢州开化和温州鹿城疫情对相关风险人员及时排查管控,对涉疫专业市场、进口物品等及时封控,经多轮核酸检测全部为阴性,社会面实现动态清零。
杭州余杭
杭州余杭疫情高度集中在仁和街道中转物流园区,除2例主动就诊发现外,所有新增阳性感染者均在集中隔离点和重点管控区域主动筛查发现,疫情总体得到控制。
嘉兴嘉善、湖州吴兴及杭州滨江、萧山、余杭
嘉兴嘉善、湖州吴兴及杭州滨江、萧山、余杭(3月14日)疫情均为省外输入,排查发现早、管控比较及时,社区传播风险较低。
金华金东
金华金东疫情病例行程轨迹较为简单,病例工作场所外环境样本,密接、次密接和“三区”重点人群前两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提示社区传播风险较小,但仍需关注社会面传播风险。
嘉兴平湖
嘉兴平湖疫情为省外确诊病例在当地健身中心活动,相关人员与其交集而引起感染,并导致家庭成员等密接的二次传播,具有明显输入引起运动场馆和家庭内聚集性疫情的特征,体育场馆等交集密接人员后续出现病例的可能性较大。
衢州衢江
衢州衢江疫情为在重点人群“应检尽检”中主动筛查发现,已呈现明显的社区、家庭和企业聚集性特征。由于病例轨迹涉及社区、工业园区、工地、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疫情扩散风险较大,已采取果断措施,以迅速阻断续发传播及外溢风险。
宁波前湾新区、湖州南浔、温州龙湾
3月14日下午5时以来,宁波前湾新区、湖州南浔、温州龙湾相继报告本土阳性感染者,均为对外省有疫情地区来浙返浙人员主动检测中发现,均为省外输入疫情,相关应急处置工作正在进行中。
连日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疫情发生地区检查指导。根据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省卫生健康委统筹全系统力量,迅速支援疫情发生地区开展应急处置。特别是针对衢江、平湖疫情,紧急抽调省市130名流调人员、1400名采样人员和150名检测人员,调集10辆移动检测车;紧急组建和启用3个10万管检测基地,支援两地开展应急处置,并已于昨天晚上投入使用。同时,组织省级医院采样检测队伍支援杭州,满足社会面核酸检测需要。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全球正在经历第四波流行高峰,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疫情输入风险加大;国内本土聚集性疫情频发且点多面广,昨日全国新增本土阳性感染者已超5000例。我们要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五快”要求和“七大”机制,采取更加精准有力的举措尽快控制疫情蔓延势头。
加强疫情态势和风险点分析研判
疫情发生地区要抢抓时间、精准排查,不放过任何一条传播链条,快速找到并控制住风险点和放大器。希望广大群众主动配合重点区域核酸筛查,支持疾控部门做好流调溯源,特别是与已公布阳性感染者存在交集人员,希望大家主动报备,把走过的路径、接触的人讲清楚,这对于我们发现密接者、查清活动轨迹并进行环境消杀很重要。省外有疫情地区来浙返浙人员要主动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健康观察等管理举措。近期,希望有本土疫情所在设区市旅居史人员都能根据当地安排,主动进行核酸检测,自觉防范和消除风险隐患。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我们已在部分省市级医院开展试点,做好技术指导培训。
强化风险人员排查管控
科学设置并动态调整“三区”范围,加快风险人员核酸筛查、排查管控和隔离转运,不折不扣地做到应检尽检、应隔尽隔。被隔离人员转运时,要规范佩戴口罩,做好手消毒,保持转运秩序和人员距离。同时,妥善安排好“三区”群众日常就医,安排好隔离儿童家属陪护。
严格落实重点场所重点行业防控措施
强化人物同防,对口岸、隔离点、定点医院、涉进口物品单位等高风险场所和交通运输、养老、教育、邮政快递等公共服务行业,加强从业人员定期核酸检测和日常健康监测,规范开展物品、环境消毒和核酸采样检测工作。企事业单位及行业管理部门要认真组织并督促从业人员落实好规范要求,进一步提高预防和早发现能力。
加强社会面管理
严格落实四方责任,从严控制各类会议及聚集性活动,商店超市、酒店、景区景点、文体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要严格控制接待人数,严格按规定实行“戴口罩+测体温+扫码”进入等措施,对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人群聚集密闭场所予以关停。各级医疗机构要强化哨点监测,从严落实院感防控措施。
切实做好个人防护
希望广大群众不放松警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戴口罩、勤洗手、用公筷、1米线等良好习惯,疫情期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和活动,在签收快件、拆开包装时要记得做好个人防护,积极预防暴露和感染风险。疫苗可以有效预防重症、降低死亡率,希望大家要主动配合全程接种,符合条件的请及时进行加强免疫接种。
浙江核酸检测保障情况如何?天热戴口罩要注意什么?余杭涉疫中转场滞留的快递怎样处理?一起来看
提问: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核酸检测也已经开始愿检尽检,公众对于核酸检测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请问浙江在这方面有哪些保障或者具体的安排?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孙黎明:核酸检测是发现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关键。针对此轮疫情,我们也迅速开展分析研判,加强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统筹调度,以此保障群众核酸检测筛查“愿检尽检”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做好安排:
一是增设固定采样点位。省、市卫生健康委要求省、市、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增设核酸采样点,并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进行实时动态调整。在原有230个24小时核酸采样点基础上,全省目前增加到316个24小时固定采样点,并根据群众需求,增加夜间采样点,满足群众的错时采样需求。同时,为满足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来浙人员采样需求,我们在全省132个交通场站增设核酸采样点。截至2022年3月14日,全省在原有1531个核酸采样点的基础上增加405个核酸采样点,目前全省采样点一共达到1936个。
二是做好上门采样。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为需要紧急大规模采样的单位、人员设置专场,安排医护人员上门采样。同时,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移动采样车等方式进行流动采样,满足群众采样需求。
三是做好应急储备。为应对紧急情况下采样需求,做好力量储备,一旦有应急可以迅速增设临时采样点位。如:3月10日晚上,为快速应对杭州市紧急采样需求,我们迅速组织各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在1小时内紧急增设了329个临时核酸采样点,通宵为群众服务,我们在当晚一共采样了100万余人次。
四是开展抗原检测试点。目前,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要求,我们在部分省市级医院开展抗原检测试点,组织制定抗原检测操作技术流程,制作操作技术培训视频,紧急开发抗原检测信息系统,加强对各行业做好抗原自测工作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五是加强宣传引导。各地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动态更新核酸采样点信息,公布的信息包括地址、电话、采样时间。我们有些地市,比如像杭州市也探索了将核酸采样点信息对接到高德地图,市民可以通过高德地图,随时搜索、导航到附近的核酸采样点,并且可以通过支付宝、浙里办等预约采样,提升核酸采样的便利度。
在这里,我们也提醒广大公众,前往核酸采样点做核酸检测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个人的防护。
提问:刚才发布人介绍了省里核酸检测采样的保障情况,那么杭州市目前核酸采样的保障情况如何,能否具体地介绍一下?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应旭旻:杭州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目前核酸检测需求量急剧增加,根据市防控办统一部署,全市持续加强采样检测的服务保障,全力满足市民核酸检测需求。
一是快速增加核酸采样服务点。为满足市民群众核酸检测需求,全市在原有179个核酸采样点的基础上再增加106个。目前,全市采样点达到285个,日均采样50余万人次。
二是延长核酸采样服务时间。根据群众需求,全市24小时采样服务点从23个增加至30个,已覆盖全市各个区域。
三是动态调整采样服务形式。根据行业的特点,采用上门采样、专场采样、移动采样车等多种形式采样。为满足中高风险地区来杭人员采样需求,在全市15个交通运输站点设置核酸采样点。同时,针对冷链从业人员、外卖配送人员等重点人员,明确规定检测频率,建立监测系统,落实重点人员的核酸采样工作。
四是逐步开展抗原检测。根据市防控办统一部署,杭州市目前已经逐步开展抗原检测。市区两级卫生健康部门成立了抗原检测指导督导组,开通咨询专线,加强对各行业开展抗原检测自测工作的指导和培训。
3月10日到3月14日,全市“愿检尽检”累计采样共计240余万人次。目前我市采样点配置及核酸检测能力能够满足市民核酸检测需求。请大家及时关注“健康杭州”微信公众号的全市核酸采样点信息,也可以通过高德地图查询核酸采样点,就近选择,非紧急情况下建议市民朋友尽量避峰错时前往。
下一步,我市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科学动态调整核酸采样点,以更好满足群众采样需求。也非常感谢广大市民对核酸检测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提问:目前余杭顺丰中转场地的情况怎么样?大家很关心滞留在这个地方的快递怎么处理,以及现在收到快递时都会非常担心我们的快递是不是安全,所以在快递运输过程中,为了确保它的安全,我们有哪些方面的具体措施?
浙江省邮政管理局副局长 王德奔:近期大家都非常关注余杭顺丰中转场地的疫情,我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个说明。
这次0309余杭疫情出现的地点,是在余杭区仁和街道顺丰速运中转场,这个场地并不直接与快递用户接触,主要功能是对快件进行分拣处理。疫情发生之后,我们按照《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与寄递服务保障工作指南》要求,立即关停了该中转场,督促顺丰安排各地寄往浙江的快件通过其它分拨场地进行中转,并严格按照防控要求进行消杀。近期,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已向相关快件收件人发出提示短信,省内也已基本完成收件人核酸检测。从省卫健委公布的信息看,截至目前,未收到因这批快件造成用户感染的病例报告。
对于这次事件所暴露的问题,我们将会同疫情防控部门认真总结分析、举一反三,找到工作漏洞,完善防控措施,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保障广大用户使用快递服务安全,保障快递渠道安全畅通。
快递企业在落实消杀制度、消毒后采取静置的情况下,最后送到老百姓手中的快递包裹外包装是可以保证安全的,广大消费者不用担忧。当前国际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外防输入的压力很大。广大用户对来自中高风险国家、地区的物品要谨慎处理,在这里我还是要提醒广大消费者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千千万万的快递小哥一次又一次冒疫奔忙,给千家万户送去米面粮油菜等生活必需品,给千城百业带去复工复产必需物资。现在,仍有很多快递小哥坚守岗位、守护美好、创造美好。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多多理解和支持快递小哥。春天已经来了,相信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战胜疫情,日子尽快恢复到往常一样。
提问:近期浙江多地还是每天都有零星散发的新增病例,我想问一下在病毒溯源方面有没有什么新的结果?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俞敏:3月份以来,浙江省多地发生了疫情,我们及时地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的研究等工作,我想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你的问题:
一是溯源情况:截至今天中午12:00,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每一起疫情的指示病例和部分后续感染者标本进行了全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近期我省新冠疫情毒株为VOC/Omicron(BA.2进化分支和BA.1.1进化分支);感染来源分析显示,嘉善县、萧山区、吴兴区、平湖市、滨江区等疫情,为省外来浙返浙人员输入引起,基因序列与人员输出地病毒序列高度同源;苍南县、鹿城区、上城区、开化县、余杭区等与境外入境可疑污染物品高度关联的疫情,病毒基因序列与物品相关国家近期上传序列高度同源。
第二,我想介绍一下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Omicron变异株2021年11月在南非首次发现,当月26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VOC,并迅速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株,也是目前我们国家的主要流行株。与德尔塔株相比,Omicron变异株传染性更强,潜伏期更短,传代时间短。根据我省近期发病情况统计分析,平均潜伏期为3.18天。第二个特点是隐匿传播更明显,病例临床类型以轻型为主,很多患者在核酸筛查中发现时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这也使得我们早发现的难度更大。上述这两个特点,也使得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发生聚集性疫情、局部流行和扩散外溢,所以这给我们疫情的防控增加了难度,也给我们溯源增加了难度。
提问:目前疫苗接种仍然是疫情防控比较有效的措施,请问目前杭州的疫苗接种情况、保障情况是怎样的?
应旭旻:接种疫苗、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是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全面夺取疫情防控胜利的关键举措。为提升群众的疫苗接种便利度,方便群众就近接种,目前杭州市常态化设置新冠疫苗接种点179家,包括方舱式临时接种点和设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接种门诊。2月19日,“健康杭州”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全市新冠疫苗接种服务安排表,上面有详细的预约方式、联系电话、门诊地址,市民朋友可以根据情况自行选择。
对于大家关心的疫苗供应情况,从目前来说总体还是充足的,基本能满足我市群众需求。为尽量减少人群聚集和等待接种的时间,建议大家可以在“浙里办”疫苗接种模块进行网上预约,自行选择接种点和接种时间。这里需要提醒的是,由于近期我市部分区县发生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受疫情影响,有个别接种门诊可能会调整接种服务时间,相关街道都会提前做好公示,所在地的市民也不要着急,一旦疫情形势趋缓,我们就会及时地恢复服务。
据统计,3月1日-13日,我市就累计接种109.43万剂次新冠疫苗,其中90%以上为加强免疫接种。各国统计数据也不断证实,新冠病毒疫苗对预防重症和死亡等有明显效果。尤其是老年人由于抵抗力较弱,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显著高于成年人和儿童。目前,杭州市60岁以上人群的接种比例偏低,所以在这里我倡议:杭州市60岁以上老人在没有禁忌症的前提下要尽量接种。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和抗体水平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选择。建议全程接种的满6个月的、18岁以上的市民尽快完成加强免疫接种,有效提升人群免疫水平。
提问: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口罩戴不住的话,势必会增加我们感染的风险,请问有没有一些好的建议?
俞敏:对公众而言,如何来应对Omicron变异株?“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等措施依然是非常有效的。戴口罩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戴口罩也是必须的。从我们本次疫情和以往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人员密集的环境下,没有戴口罩的容易发生感染,而戴了口罩的相对风险较低。我们也发现,比如搭乘朋友的私家车,同乘人员中有感染的,有的不戴口罩就导致发病;有的去买衣服,摊主感染了,但没戴口罩,俩姐妹都发生了感染。所以坚持科学规范地佩戴口罩,既能够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当然在戴口罩中我们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一,什么时候戴口罩?在人员密集的室内或者空气流通相对较差的环境当中要戴口罩,在室外人员没有聚集的地方,不需要戴口罩。比如我们去超市、商场、菜场、银行等需要戴口罩,去医院需要戴口罩,坐电梯需要戴口罩,去公共卫生间需要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要戴口罩,当然包括我们取快递的时候也需要戴口罩。所以跟我们人员有近距离接触,我们讲一米线,如果有近距离的接触、面谈等等,都需要戴口罩。
二,选用什么样的口罩?我们建议选用一次性医用口罩或者医用外科口罩。市场上一些棉布、海绵类、活性炭类口罩达不到防护要求,我们不建议采用。
三,要正确佩戴口罩。确保口罩能遮住口鼻和下巴,特别是鼻梁的鼻夹要压实,可以用双手的指尖来进行压实,确保口罩的边缘和面部相贴合。当然在戴口罩和摘取口罩的时候都要注意手卫生。
四,口罩一次可以用多少时间?建议4小时要更换口罩,假如出现了破损、湿了,或者去了相对风险较高的地方,建议换口罩。
五,口罩使用以后按照垃圾分类的要求进行处理。
来源:中国网 | 撰稿:浙江发布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浙江发布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