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GDP增长目标为何设为5.5%?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解读
央视新闻 · | 发布时间2022-03-05 21:49:08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介绍,我国经济两年平均增速比2019年6%的增速有所回落,主要是受到疫情持续等因素影响。从世界范围看,主要经济体两年平均经济增速普遍比疫情前放缓,且放缓幅度大于我国。今年5.5%左右目标的设定,首先考虑了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经济稳是基础。经济如果不稳,就业、收入都很难稳得住,一些风险隐患也会水落石出。今年实现5.5%左右的增长,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就有基础,经济运行就能保持在合理区间。

  其次,也考虑了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正如你刚才所说,过去两年我国经济平均增长5.1%。在疫情前的2019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6%—6.5%,当年实际增长6.1%。“十四五”规划虽然没有设定具体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但要求保持在合理区间。综合这些因素,把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5%左右,是较为科学合理的,符合现阶段我国潜在增长水平,有利于引导预期、提振信心,凝聚发展共识。

  第三,就像《报告》所说,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去年我国GDP达到114.4万亿元,在这个基础上实现5.5%的增长,相当于5年前增长7.4%、10年前增长10.5%;对应的经济增量超过9万亿元,与世界上排第11、12位的经济体一年的经济总量接近。实现这个目标是不容易的,要付出艰苦努力。

  为实现经济增长“5.5%左右”的预期目标,今年要着重做好以下方面:

  一是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当然,稳增长不是只要速度不要质量,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是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今年财政、货币、就业优先等政策力度不小,财政支出超过26万亿元,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货币政策要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够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创新,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尽可能减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为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创造条件,这是巩固经济恢复发展的重要前提。

  国务院:我国将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科学精准处置聚集性疫情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介绍,下一步,我国将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科学精准处置聚集性疫情,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尽可能减少对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严防疫情输入。近两年来,中国境内发生的40多起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经过基因测序分析和流调追踪排查,都是由境外输入引起的。所以要把口岸城市防控作为重中之重,加大“人、物、环境”同防力度,守好疫情防控国门,坚决避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扩散。

  二是精准实施防控措施。针对一些地方防控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要求各地建立有关问题反映、核实、纠正专项工作机制,严格做到“三不得”:不得突破现有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进行封城封区,不得非必要、不报批中断公共交通,不得擅自增加对服务业的疫情防控措施,坚决防止出现“放松防控”和“过度防控”两种倾向。

  三是继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截至去年底,我国疫苗全程接种率已超过85%,今年2月底已超过87%,要推进序贯加强免疫接种,进一步提高免疫效果。

  四是加强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积极推进新冠病毒变异研究和防范,加大疫苗适应性和特效治疗药物研发力度,力争尽快找到控制疫情的利器。 

来源:央视新闻    | 撰稿: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央视新闻    | 撰稿: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