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武警官兵自制“冰墩墩” 为冬奥中国运动健儿加油
中国网 · 俞舒珺通讯员陈杨 蒋露炜 苗楠钰 | 发布时间2022-02-20 14:04:44    

  2022年北京,再一次惊艳了世界,众多冰雪运动也让武警官兵目不暇接。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既是冬奥赛场上运动员们奉行的冬奥格言,也是日常训练中部队官兵追求的目标。

  北京冬奥会落幕在即,记者来到武警嘉兴支队驻秦山核电站执勤某中队,目睹了该中队用面点制作冬奥吉祥物“冰墩墩”,为中国队集齐金牌九宫格喝彩。

微信图片_20220220140616.png

  当火龙果汁、南瓜汁、紫薯这些食材和平日里普通的面粉“碰撞”在一起,五颜六色的面团就出现在了官兵们面前。

  “有人会滑雪吗?”“你们都关注了哪位运动员呀?”……手里捏着“冰墩墩”,战士们聊起了北京冬奥会。

微信图片_20220220140632.png

  下士凌恒勇的老家在广西,对于他来说,冬奥会上比拼的冰雪运动个个都很陌生。虽然不了解冰雪运动,但他也看了不少冬奥会的新闻。“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脚,让我印象挺深刻的。”凌恒勇说的是武大靖。虽然只有20多岁,但他的脚因为长期训练而遍布伤疤、老茧,不仅骨头变形,磨出的肿块也让人触目惊心。

  凌恒勇来到嘉兴不过三年时间,当他伸出平时紧握钢枪的双手接过面团时,那布满老茧的手心,和武大靖简直有得一拼。

  本来只能做20个引体向上的凌恒勇,曾被选拔参加支队引体向上项目的比赛。集训伊始,他就发现支队有能做50多个引体向上的“大神”。为了尽快赶上,他加紧训练,把手心磨得满是水泡。

  水泡结成老茧,成了和他形影不离的“老朋友”,他以42个引体向上的成绩在比赛中夺得了支队第一名的好成绩。

微信截图_20220220140925.png

  看着手上的老茧,凌恒勇问起身边的5年兵沈文泰:“说起创破纪录,你也有发言权。这次冬奥会你关注了哪个运动员?”

  下士沈文泰捏起一块黑色的面团,给手上的“冰墩墩”安上了眼睛,回答道:“花样滑冰运动员金博洋取得了个人最好成绩,虽然没拿到奖牌,但是自己战胜自己,一样值得点赞。”

  战胜自己,也是沈文泰的故事。2021年底,他经过近1个月的准备,代表武警嘉兴支队站上了武警浙江总队创破纪录竞赛平板支撑项目的赛场。比赛按照选手号码牌标注的顺序出场,同时有3名战士参加比赛,1名战士挑战结束后,下一名战士再开始新的挑战。

  当时由于紧张,刚上赛场,沈文泰就感觉到身体反应不太好,想要放弃。“来都来了,不能给支队丢人。”抱着这样的想法,他很快就调整好状态,紧瞄第一名的成绩,咬着牙坚持,直到打破场上纪录才肯停止。最后,他以平板支撑134分钟的成绩突破了个人最好成绩,也打破了嘉兴支队在此项目中的最好成绩,位列总队第四名。

  “虽然我无法预估比赛后面的走向,但是我已经战胜了我自己。”沈文泰说。

  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冰墩墩”陆续制作完成,做好的战士们一边聊天,一边为没做好的战士出主意。

微信图片_20220220140625.png

  “其实平时工作比较忙,还真没怎么好好关注冬奥会。”说话的是上士沈超杰,中队里兵龄最长的战士。

  作战训练,保卫秦山核电站,是他入伍12年来不变的坚守。他到现在还记得,十几年前,每逢清明节,营区后面的山坡总会发生一些小火情,他们随时待命,准备立即进入战斗状态。

  “在位1分钟,警惕60秒。作为驻守秦山核电的武警官兵,我们责任大、使命重。站到哨位上,我们就要打起精神,时刻保持战斗状态。”沈超杰说,“我认为,运动员们在前方为国家争光荣,我们在后方为祖国守卫‘国之光荣’,都是一样在战斗!”

  据悉,在秦山核电,该单位的友邻武警执勤某中队同样组织了“画出你的冰墩墩,畅谈你的冬奥体会”的主题活动,集体重温夺金瞬间,为奥运健儿喝彩。

  该中队新闻报道员康健激动地表示:“重温了冬奥每一个高光时刻,中国代表团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奥运精神鼓舞着我们这群大山深处的核电官兵,在为伟大祖国而感到自豪的同时也坚定了我扎根秦山、奉献核电的决心。”

来源:中国网    | 撰稿:俞舒珺通讯员陈杨 蒋露炜 苗楠钰    | 责编:丁萨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俞舒珺通讯员陈杨 蒋露炜 苗楠钰    | 责编:丁萨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