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疫苗有了新打法?什么是序贯免疫?
央视财经、健康中国 · 辛文 | 发布时间2022-02-20 09:56:09    

  2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医政医管局负责同志和疫苗研发专班、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并介绍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有关情况。

  什么是序贯免疫?哪些人群可以进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往下看↓

  什么是序贯免疫?

  序贯免疫是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按照一定的接种时间间隔、接种的剂次,为了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同时考虑安全性,所采取的一项免疫策略。

  一般针对常规的容易对付的病毒或者疾病,单一的疫苗使用就够了,但是对于一些变异性很强又很难对付的病毒,经常是采用序贯免疫的方式。主要是两个目的:一是不同疫苗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另外个人体质不一样,可能对某一类疫苗的副作用多一些,这样换一个疫苗,可以规避副反应。

  近日,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批准,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经开始部署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哪些人群可以进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这次序贯免疫的对象,一是18岁以上的人群,二是完成2剂次的灭活疫苗接种,而且这2剂次接种的是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北京科兴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三是全程完成2剂次的接种,序贯加强免疫接种间隔不能短于6个月。四是没有进行过加强免疫,也就是第3针没有打。

  此前,凡全程接种国药中生北京公司、武汉公司、北京科兴公司灭活疫苗,以及天津康希诺公司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满6个月的18岁以上目标人群,可以进行一剂次同源加强免疫,也就是用原来的疫苗进行加强。序贯加强免疫策略实施后,完成全程接种上述三种灭活疫苗的目标人群,还可以选择智飞龙科马的重组蛋白疫苗或康希诺的腺病毒载体疫苗进行序贯加强免疫。

  对于目标人群来说,同源加强免疫接种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选择其中一种就可以。

  研究数据表明,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都能够进一步提高免疫效果,希望满足接种条件的人群能够主动接种、及早接种。

  现阶段我国接种新冠疫苗的作用如何?

  一是近期陕西疫情报告有2000多例感染者均为德尔塔株,重症发生率大概是2.2%。郑州和许昌两地的疫情报告的感染者是499例,也均为德尔塔株,重症发生率约为3.4%。这说明,通过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可以使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的重症风险从之前的平均7%下降2-3倍。所以说这个疫苗的效果是显著的。

  再以2021年5月发生在广东的德尔塔疫情为例,这次报告是190例本土传播病例,接种2剂次疫苗后,发展为普通型和重症型的风险较未接种疫苗的下降了5.95倍。2021年发生在江苏等地的疫情也是德尔塔株,共报告感染者是1300多例,其中完成全程免疫的感染者仅5例发展为重症,占所有重症病例的约5%。60岁以上重症病例有97%都是没有接种疫苗的或者没有完成两针接种的,危重症全部发生在没接种疫苗的人上。

  此外,广州的疫情分析数据也表明,接种疫苗后再感染,也就是突破性感染,在密接人群当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未接种疫苗感染者的密切接触人群。

  近期,在春节前,河南许昌疫情的分析数据也表明,加强免疫后,突破感染的病毒载量比没有加强免疫的要低2-4倍。

  以上数据都表明,对于德尔塔株,我国新冠疫苗加强免疫后,对预防感染和再传播有一定效果,对预防肺炎和重症有显著的效果。

  接受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应该注意什么?

  跟过去接种新冠疫苗的注意事项一样,包括接种之前要了解当地接种的相关规定,因为现在还是疫情流行期,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要做好个人的防护,要如实向接种医生反映自己的健康情况。接种疫苗后要留观30分钟,发生怀疑与疫苗接种有关的不良反应时,如持续时间较长,症状比较严重的,一是要向接种单位报告,二是要及时就医。

  目前我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如何?各省份核酸检测收费水平怎样?

  我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总体很强。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12277家机构可以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既包括传统的固定实验室,也包括像方舱、气膜和检测车等移动检测实验室,总体已经达到单管检测4555万人份/天。

  目前,各省份都确定了24小时提供核酸检测服务的机构名单,都向社会进行了公布。同时,由于公众检测的需求在不同的时期也会存在比较大的波动,我们也要求各地根据公众的检测需求,合理安排相应的检测机构。为了加强检测的质量管理和质量监控,国家和各省都定期开展实验室的室间质评,保证核酸检测工作的质量。

  关于核酸检测的价格,公立医疗机构执行的是医疗服务项目定价标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31个省(区、市)公立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单人单检的平均费用约为39元,如果是多人混检,平均费用不到10元。

来源:央视财经、健康中国    | 撰稿:辛文    | 责编:丁萨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央视财经、健康中国    | 撰稿:辛文    | 责编:丁萨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