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双林镇实施垃圾分类以来,从一开始的生活垃圾“桶安家”定时定点投放过渡到现在的生活垃圾撤桶并点、两定四分驿站模式,垃圾分类的逐渐常态化、系统化,得到了广大居民朋友的支持和认可,同时涌现了一批“争当垃圾分类排头兵”的人,他们就是在垃圾分类最前线的工作人员……
在虹桥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者中,有这么一位美丽员工,他就是洁亚环保的垃圾分类督导员沈会江,大家都亲切的称呼他为“沈大叔”,在他工作的小区内每时每刻都有着他忙碌的身影。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垃圾分类这项环保活动中来,他还当起了垃圾分类的宣传员,在指导大家正确分类的同时,不厌其烦的宣传着垃圾分类知识,促成居民良好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
小区刚开始“二定四分”垃圾分类时,他每天坚守在驿站岗位,早上6点半上班,晚上8点钟下班,不厌其烦地教居民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为垃圾分类准确的居民刷卡积分,根据垃圾分类的好中差情况给与积分。“每月累积的积分可以兑换相应的礼品,大家都很乐意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沈会江说。
同时,他参与垃圾分类的处罚监督,协助社区、物业一同宣传指导垃圾分类困难户,并对屡教不改者于垃圾分类“红灰榜”上进行公示,并且每周配合综合执法局对乱扔垃圾的人员进行教育处罚。沈大叔说,“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点努力,改变居民长久以来‘一包扔’的习惯,使垃圾变废为宝,解决社会治理的一大难题,使得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让垃圾分类工作走更稳、行更远。”
刚开始垃圾分类时,许多小区居民意识不高,认知有偏差,认为垃圾分类是保洁员、政府的责任,与己无关,出现参与度不够、分类质量差等问题,于是他与一众垃圾宣传员充分发动楼道长、热心群众组成志愿者队伍,学习分类知识,开展环保宣传、志愿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
他经常把家里事情先放一放,白天一有时间就参与到社区垃圾分类活动中来,晚上下班还会去入户宣传,怕有人乱投,他常对居民宣传,“垃圾分类是对社会有大好处的,长远来说利国利民,我们作为分类一线人员,就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其实改变习惯并不难,重要的是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除了沈大叔,垃圾分类事业中有很多像他一样的“排头兵”,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争取人人参与垃圾分类,树立绿色、健康、环保的生活新风尚。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通讯员 夏弦 | 责编:赵慧子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通讯员 夏弦 | 责编:赵慧子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