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不停”的数据,带动湖州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跑”出新速度。记者从湖州市卫生健康委获悉,该市已将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改革工作向乡镇、村社一级延伸,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此项工作在省—市—区(县)—街道(乡镇)—村(社区)五级医疗机构的上下贯通。
数据的互联互通,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新的就医获得感。德清县莫干山镇是距离湖州市区最为偏远的乡镇之一,勤劳村村卫生室里,全科医生何兰兰在“湖州互认”平台上调阅了一位村民4天前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检查时的血常规报告,她轻触鼠标,对检查结果进行了互认。村民无需重复检查,仅用20分钟就完成看诊取药,满意地离开了。“不用在家和市区之间来回跑,也不用多做一次检查,的确省时省力又省钱。”这位村民告诉记者。
随着“双下沉、两提升”、县域医共体改革等工作的深化,越来越多的检验检查项目在基层医疗机构落地。但不同区域、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难以打通,使得基层百姓就医来回跑、重复检查跑的问题较为突出。
“得益于全省推进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工作,湖州以数字化改革为动力,将五级医疗机构的数据壁垒逐一打通,破解医疗数据到不了基层、基层检验检查上级医院不能认等难题。”湖州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改革已覆盖湖州67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0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湖州互认”系统已对全市范围30天内的93个检验项目和180个检查项目进行互认,涵盖了临床高频检查事项80%的检查量。
数据上下贯通之后,如何确保各级医疗机构互认工作的规范化?在湖州市南太湖新区仁皇山滨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顾勤萍正在给前来复诊配药的患者开具相关检查单。很快,她的电脑上出现了一个醒目的提示:“胸片、凝血功能、心电图等项目已经检查,是否互认?”在与患者充分沟通并进行病情分析之后,她逐一对这些结果进行互认或者不互认操作。对于不互认的检验检查结果,顾医生还需勾选相应理由。“虽然工作量增加了,但诊疗更精准了,患者也更加信任我们了。”她告诉记者。
据悉,湖州市实现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工作“五级”贯通之后,全市公立医院检验检查结果累计互认34.36万项次,累计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1467.92万元。下一步,该市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将充分调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积极性,推动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绩效分配制度,同时积极探索对高值高频、群众反映突出的检查项目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医疗质量和百姓就医获得感的“双提升”。
来源:浙江日报 | 撰稿:陈宁 徐坊 通讯员 张良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浙江日报 | 撰稿:陈宁 徐坊 通讯员 张良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