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网络先行 > 杭州 新闻详情
山核桃插上“电商”翅膀,农民致富找到“金钥匙”
临安广播电视台 · 中国网 | 发布时间2019-08-08 15:42:16    

   余中武,是临安昌化人,自家种了298棵山核桃树。此外,他还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知名坚果品牌新农哥的创始人。2010年电商开始兴起,余中武敏锐地嗅到了商机,他将产品销售转战到网络平台,全力打造电商品牌。目前,公司的网络销售渠道全面覆盖淘宝天猫,85%的销售都是在电商平台完成,年均营业收入达到30%的复合增长。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搭上“电商”的快车,余中武发现同质化的产品,激烈的价格竞争,使得新农哥的生存空间愈来愈狭小。而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得形成自身“独特性”。对此,余中武提出要将电商品牌升级为消费品品牌。
 
  余中武解释,传统的电商品牌就是将产品生产出来后,等待消费者购买。而打造消费品品牌,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了解用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再来进行研发匹配需求。比如,企业目前针对孕妇需求,正在研发适合在怀孕初期食用的坚果产品。
 
  另外,单品制胜也是提升企业“独特性”的重要渠道,新农哥砍掉了蜜饯、花茶等非坚果类产品线,专注于坚果销售。
 
111.jpg
 
  有了新农哥的“探路”,一些原本是传统自产自销的家庭小作坊,也纷纷向品牌化发展。岛石镇仁里村的戴立锋就是其中一位。谈起之前的销售方式,戴立锋说,基本都是加工好卖到批发市场,虽然不用担心压货卖不掉的问题,但批发市场往往会把价格压得很低,“赊账、赖账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于是,戴立锋自己注册了一个贸易公司,打造专属自己的山核桃品牌,开始走上种植、销售、运营等明晰的产业化道路。戴立锋粗粗算了下,2018年,公司共销售了约40吨山核桃,销售额四百万元。
 
222.jpg
 
  记者从临安区商务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区已拥有销售线上企业29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3家;拥有电商服务型企业17家,规模企业3家。面对新形势,临安商务局通过政策扶持、广泛寻求销售合作平台等形式,助推山核桃企业不断创新销售模式,为企业打开市场牵线搭桥。
 
  不仅如此,临安区的电商聚集模式也逐渐形成。目前,临安计划用3-5年时间,投资30亿元,打造集创业、孵化、农旅为一体的电商产业特色小镇。此外,还借助杭州(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契机,建设杭州地区首个县级跨境电商园区,目前一期、二期园区分别有入驻企业81和61家。
 
333.jpg
 
  据临安区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山核桃的销售中,通过电商销售的比例已经超过60%,而且逐渐形成产业化,改变了以往家庭小作坊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种植、加工、销售等功能更细分,也拓展了产业链。

来源:临安广播电视台    | 撰稿:中国网    | 责编:王以茸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临安广播电视台    | 撰稿:中国网    | 责编:王以茸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