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浙江省绍兴嵊州市仙岩镇村镇切实推进了辖区内一大批存量违法建筑的整改、处置及拆后利用,闲置土地资源被深度激活、“美丽乡村”底色更显靓丽。截至目前,仙岩镇共实现违建拆除占地面积1033.7㎡、建筑面积2004.1㎡。
理清违法建筑存量
横向沟通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政法线等业务条线,纵向贯通各行政村下设的“全科网格”,有机融入浙江省基层社会治理“141”体系,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基层智治”、“浙江省违法建筑防控治理应用场景”等数字化平台,全面摸清辖区内违法建筑存量。其次,与绍兴移动等网络运营服务商深入合作,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全链条管理”新模式,在新建、扩建、重建的村民住宅建设现场加装智慧监控,努力在源头减少增量违建,初步实现了乡镇违法建筑网格化、数字化、智慧化管理。
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综合考虑违法建筑的建成时间、现有用途和位置,以建筑的所有权主体为依据,实行分类处置。针对空置多年、结构损坏较为严重的已归村的违法建筑,以拆除为主要的手段,具体结合其所处位置及土地性质,采用复垦、复绿、建设公共设施等形式,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针对正在开展生产经营的规划违法类存量违建,在满足建筑结构安全、消防安全等标准的前提下,积极争取暂缓处置。例如,我镇造纸龙头华天纸业未取得规划许可证建造地下停车场,仙岩镇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其作出行政处罚之后,主动为其联络资源,补办相关证件,在维护法律尊严的基础上,切实排企业之忧、解发展之难,持续优化基层营商环境。
营造知法守法氛围
联合镇司法所,在仙岩村、西鲍村、舜皇村文化礼堂共开展3次“违法建筑”法律知识宣讲活动。印制“农村自建房安全指南”等农房安全、违建治理政策宣传手册,为每位向我镇申请农房新建、改造的农户及由我镇管理的农村工匠开展相关谈话、教育,持续助推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学政策、知政策、懂政策”,提升违建法律知识的社会普及水平。同时,依托嵊州市“喜迎十运会、环境大提升、全域共美丽”行动,制定符合仙岩实际的农村“空倒房”、附属用房违建整治奖补方案,通过政策引领,鼓励群众守法、遵法,引领群众转变意识,共同参与拆改工作。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通讯员 喻潮良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