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我就是新昌人了!”5月6日上午,来自河南省商城县的余师傅领到浙江省电子居住证后激动的说。
今年4月7日刚从上虞到新昌一建筑工地务工的余师傅,按以往政策需登记居住时间满6个月才能申领浙江省居住证,受益于今年2月份绍兴市推行的浙江省居住证互通互认制度改革工作,在绍居住登记时间累积已满6个月的他得以顺利领证。至此,绍兴市全域已完成“电子居住证+互认转换”集成改革工作,全国领先。
去年6月7日起,绍兴市全面实施网上核发浙江省电子居住证,落实全网通办、全城共享等诸多机制,推动居住证从“卡端”到“指端”的迭代升级。同时,率先在上虞成功探索浙江省居住证互通互认制度改革工作,并从今年开始在全市复制推广。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居住证互通互认制度改革可为省域范围内流动人口领证提前1至6个月时间,有效打破地区界限、部门壁垒,让新市民及时享受当地教育、就业、医疗、社保等12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
“已持有浙江省居住证或在浙江省内登记居住时间满6个月的新市民,来绍兴符合合法稳定居住、就业或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可在属地派出所申请领证,享受当地基本公共服务和同城待遇。”市公安局人口服务管理支队支队长方达介绍。
目前,该项改革的落地为全省3000余万流动人口来绍工作、生活、学习提供了更大便利,有力推动了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据悉,绍兴市“电子居住证+互认转换”集成改革经验获浙江省全省推广,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居住证发放规模,降低群众享受公共服务的成本,进一步释放新型居住证制度改革红利。
来源:中国网 | 撰稿:赵慧子 通讯员 杨逸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