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峰,诸暨市公安局工业新城派出所辅警,他是个80后,干辅警这项工作已有12个年头了。在派出所提到他的名字,不管是所领导、民警还是辅警都交口称赞。他分管的友谊社区有12个小区、1家大型农贸批发市场、2所学校、19家治安要素管控单位、1家旅馆、1个自然村、1家低慢小管控单位,面积大,流动人口多,流动人口管理的工作量和工作要求都非常大,但冯海峰却管理的井井有条。问他怎样把工作做的这么好?他说 :“我要求自己每天都到社区走走逛逛,找辖区的居民唠唠嗑,只有脚头勤,才能情况明。”
”
“海峰,你又来了呀。”“你看,草地和楼道上又堆满了。”10月30日上午9点,冯海峰来到鸿远小区,小区里的居民很自然地和他打招呼,并向其反映问题。原来,小区里的一名精神病患者热衷于收破烂,每隔一段时间,小区绿化地堆得像小山,楼道底下塞得满满的,居民意见很大。当天,他和社区的工作人员趁着该男子又出去捡破烂,赶紧过来清运垃圾,如果被男子看到,会又骂人又打人。
由于冯海峰个性开朗活泼,辖区里的人都很喜欢他,有问题也都会主动向他反映。“流动人口管理主要是很细碎的工作,脚头要勤,情况要明,人来登记,人走注销。”冯海峰说。
目前,诸暨全市城市社区都在推广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而这一管理模式的样板就是冯海峰管辖的友谊社区。
在友谊社区警务室,冯海峰打开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总台,“已租226套,未租84套”就跳了出来。而打开其中云泰小区的一套出租房,户主、承租人、屋内设施等情况一目了然。“房屋出租人如有空闲房屋出租,必须通过‘总台’进行登记,我们对房屋进行核查,检查房屋是否有消防、治安隐患,是否达到可出租的条件。如果符合条件,将会发布,供承租人选择。房客根据自己的需求挑选房子,一旦租客和房东‘对上了眼’,我们便会通知房东前来签订租房协议,同时,也完成了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冯海峰说。
“人来登记,人走注销”,巡逻是冯海峰的日常,每天一万步打底,白天踫不到人,就抽夜里休息时间上门走访。由于经常实地走访,冯海峰对流动人口的情况有一本心里账,把他们进行分类:“放心类”,适当减少检查频率;对新出租或者经过整改的居住出租房屋确定为“关注类”,每月上门检查不少于1次;对发现有安全隐患的居住出租房屋确定为“严管类”,每周检查一次。
凭着执着的专业精神,冯海峰不仅在出租屋内收缴过马刀、东洋刀等管制刀具,还抓获过犯罪嫌疑人,让很多隐患得以及时消除。2018年11月,冯海峰在辖区一建筑工地采集民工个人信息时,看到有一个民工总是躲躲闪闪,不敢正视他的眼睛。当冯海峰要求该男子提供身份证明时,该男子闪烁其词,一会儿说身份证不带在身边,一会儿说身份证找不到了。这引起了冯海峰的注意,一方面他以核对身份为名控制住对方,另一方面赶紧将其照片发到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进行人脸比对。通过比对,这名可疑人员竟是省外一名在逃人员。就是凭借这份认真仔细,让冯海峰又将一名逃犯收入囊中。
日常巡查也能让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今年6月,来自东北的王某租住在了辖区,冯海峰照例前往巡查。不料,楼上的大伯向其投诉,说楼下的人烧菜时浓重的辣味呛着他们了。一开始,王某脾气很爆,认为在自己的家里烧菜,和别人不搭界。冯海峰一边劝大伯担待点,外地人有自己的饮食习惯,一下子改变不可能;一边劝王某烧东西时注意点,要顾及周边人。几次好言相劝,双方终于和平相处。
“友谊社区是全市的样板,景城嘉苑是全市第一个智能安全示范小区,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模式从这里走向全市社区,新城义警站又是全市的示范点,这是荣誉也是鞭策,我一定尽力而为,让工作做得更实更好。”冯海峰表示。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童 | 责编:陈童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童 | 责编:陈童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