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哈尔滨及东北冰雪旅游的火爆,也掀起了各省份之间的“友好往来”行动。比如先是广西用200吨砂糖橘和沃柑答谢哈尔滨“老铁”,玉林用900箱沙田柚连夜打包送东北,紧接着黑龙江热情“回礼”10万盒蔓越莓发往南宁……
这一波交换行动,促进了各地文旅产业间的良性竞争及文化交融,无疑能激发地方特色产品的传播活力。通过互赠活动,各地的文化及产业在互联网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送着送着,画风突然一转,黑龙江的网友意识到,“原来我们这里还产蔓越莓啊?这不是北美的水果吗?”
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摸底”开始了,河南的钻石、甘肃的南美对虾、山西的大闸蟹、四川雅安的鱼子酱、安徽的鹅肝……各地网友们纷纷吐槽:故乡,你瞒我瞒的好苦啊!真是一点风声都不透露。
本地人都不知道的本地特产,着实让人体验了一把“独在故乡为异客”的感受。接下来,就和有风君一起看看这些令人震惊的特产。
01
中国人自己的“南非”
河南盛产人造钻石的事情,终于被“抖露”出来了。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钻戒,因为这句广告语,一直被看作是爱情的象征。
但你知道吗?根据河南卫视报道,“钻石之都”河南商丘柘城,年产金刚石单晶60亿克拉、金刚石微粉100亿克拉、培育钻石毛坯及加工销售600万克拉。
咱河南生产的钻石,快要承包全球的爱情了。如今,河南已经拿下了全球50%以上的人造钻石市场,是全球最大的人造钻石生产基地。
在柘城,只需要一周,就可以“种”出一克拉的钻石。人工钻石和天然钻石,它们的晶体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光学性质等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培育钻石虽然在本质上与天然钻石无异,但价格却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同样是一克拉的重量,天然钻石的平均售价在6至8万元左右,大品牌的顶级钻石甚至会超过10万元,而一克拉培育钻石的售价约在1至2万元之间。
除此之外,河南还有出人意料的小惊喜。全球90%的波斯地毯从河南南召县“铺”向世界。如今,河南产的波斯地毯远销30余个国家和地区。
02
搏一搏,大陆也能变“沿海”
有风君(本文中)是个地道的山西人,鲜虾螃蟹这类水里带壳的食物,着实很少出现在餐桌上。这些吃起来比较“费劲”的虾蟹,似乎是沿海城市的专属。
因此,当有风君得知山西盛产大闸蟹的时候,着实吃了一大惊,并在心里默默吐槽:“还好我不爱吃,不然从小到大要错过多少美味……”
根据黄河新闻网报道,山西运城市临猗县孙吉镇薛公村,靠着黄河水养出的“中华绒螯蟹”深受市场欢迎。每年9月,这里的大闸蟹都会运往全国各地的餐桌。
无独有偶,在同为北方的甘肃,南美对虾成为这里的特产。
根据央视新闻、光明网报道,早在几年前,甘肃的白银景泰、武威民勤、张掖临泽,就已经探索引进螃蟹、南美对虾、虹鳟鱼养殖,并成为当地一项特色养殖产业。
白银市景泰县早在2016年就开始尝试养殖南美白对虾,当时当地政府提出了利用盐碱回归水和弃耕撂荒盐碱地发展水产养殖的战略举措。
截止到目前,盐碱渔业养殖面积达到1万亩,产量达到423万斤,产值6000万元,盐碱渔业已成为景泰县的特色产业。
03
在国内,也能吃到土生土长的“法餐”“日料”
更让人意外的是,浙江衢州盛产鱼子酱。
鱼子酱有着“软黄金”的称号,是欧美追捧的舌尖美味。一直以来,鱼子酱的形象似乎和日本的联系较大,但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中国已成为全球鱼子酱的最大产地。在2019年,中国鱼子酱的产量已占全世界的70%。
在中国鱼子酱的版图中,浙江地位举足轻重。浙江鱼子酱出口量一度占到全国出口总量的80%以上。此外,据川观新闻报道,在1月12日,四川回赠哈尔滨市文广旅局的5大箱1200罐四川鱼子酱已到达哈尔滨,并于16时许在当地被签收。四川最大的鱼子酱生产基地位于雅安市天全县,每年从这里产出的鱼子酱达50吨,远销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西方舶来品到中国主产,这波“反客为主”还发生在“世界三大顶级食材”之一的鹅肝上。
朗德鹅原产地市法国西南部朗德省,是世界上著名的鹅肝专用品种。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的水土和气候,十分适合朗德鹅。在20世纪80年代,当地便引进了这一品种。
据皖西日报报道, 2021年,霍邱县已形成年养殖加工朗德鹅300多万只,加工鹅肥肝2400吨,鹅副产品15000吨左右的生产能力,产业产值15亿元以上。此外,浙江金华永康的白切鹅肝,也在上个世纪就有出口。
可以说,这场“大摸底”,让我们意识到了祖国的物产何其丰饶,一代代的劳动者,做着无数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事情。我们的物质条件不再匮乏,这片土地的未来也将更加美好。
来源:潮新闻 | 撰稿:李娇俨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