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窗口建设 新闻详情
良渚古城老虎岭遗址公园6日首度开放 看点在哪?
浙江新闻客户端 · 唐骏垚 严粒粒 | 发布时间2022-07-06 06:53:38    

   在杭州,有这么一个地方。它出现的时间,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早1000年左右,改写了中国水利史。这个地方,就是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

  7月6日“杭州良渚日”,位于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范围内的老虎岭遗址公园将对外开放。这将成为目前良渚遗址唯一一处展示水利系统剖面结构的遗址点。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01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良渚古城遗址,是包括城址区、瑶山遗址、外围水利系统遗址区块。

  城址区和瑶山遗址部分区域,已分别于2019年7月7日和2021年9月29日以公园形式对外开放。老虎岭遗址公园的开放,补全了良渚古城遗址最后一块“展板”。

  在对外开放前,记者提前走进老虎岭遗址公园,跟着我们的镜头,一起来看看这个公园内有何看点吧。

  说老虎岭遗址公园前,必须先讲讲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

  它不仅出现早,而且影响范围广。整个水利系统的影响范围约100平方公里,由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等11条人工坝体和天然山体、溢洪道构成,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也是世界迄今发现最早的拦洪大坝工程。

  可以说,它的营建,为良渚时期大型工程建设的组织和管理积累了经验,为良渚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再具体说说老虎岭遗址公园。

  老虎岭水坝属于外围水利系统的谷口高坝系统,坝长140米、宽100来米,处在两个小山间最狭窄的位置。经过了5000年岁月,如果没有专业讲解,一般人现在很难看出坝体位置。

  目前公园内最重要的一个参访点,就是老虎岭水坝遗址剖面。经考古证实,发现这里的断面有明显的草裹泥结构,它的铺筑方式是横竖交错的。

  所谓“草裹泥”,是由植物茎杆包裹泥土、再用植物条带绑扎固定的块状堆筑材料。使用草裹泥的原因,和现在修水利的草袋一样,属于一种加筋的工艺,是良渚先民建筑临水的土台、堤坝等设施时普遍使用的工艺,可使坝体加快固结,增加抗拉强度,不易崩塌。

  为了让公众更好地参观,在“保护第一、最小干预”原则下,良渚遗址管委会在坝体遗址上方加盖了保护棚。

  记者现场看到,保护棚呈白色,犹如一只扁平的罩子轻轻盖在地上。走进棚内,就能看到一段裸露的坝体被玻璃罩住,坝体上有着很清晰的“草裹泥”纹理。

  “从设计理念来说,保护棚就像一滴水,融于坝体。”良渚古城文旅集团规划工程部经理高俊杰介绍,保护棚结构采用空间网壳形式应对现场不规则地形受力问题,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尽可能地减少因保护棚建筑建设对坝体的破坏。

  如何找到“老虎岭”?

  地址

  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彭安路和104国道交叉口西北。

  交通

  自驾:导航到“老虎岭遗址公园”,从杭州武林广场出发约50分钟路程;

  公交:可乘坐2589/498C/498/497路公交车到“彭公站”下车。

  门票优惠

  7月6日至12日,包括老虎岭遗址公园在内的良渚古城遗址三大公园将免费对外开放。

  防疫要求

  因疫情防控需要,入园须测量体温、扫描“场所码”、出示“行程卡”。根据最新疫情防控要求,须持有7天内核酸检测证明方可入园,来自(或途经)中高风险地区访客不可入园。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 撰稿:唐骏垚 严粒粒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