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创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您的位置:首页 > 曝光台 新闻详情 A- A+
产业转型要把好“时势事”
发布时间:2019-02-25 14:25:13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心骨,产业质量决定经济质量。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牵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近年来,随着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快速上升和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浙江一些产业逐渐向我国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南亚转移,由此引发了一部分人对“产业空心化”的担忧。必须认识到,产业转移是转型升级的一个内在过程,是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的自我蜕变过程。

 
  在新时期,要破解产业转移带来的产业空心化、虚无化以及弱化等问题,需要把握“时、势、事”三个方面。
 
  把握好“时”,关键在于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全新内涵,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近年来,我国在数字经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深耕发展,使得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实力和能力不断增强。
 
  ◆浙江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在不断做强优势的同时主动查补短板,通过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效,“危中求机”“转危为机”的能力全面提升。由此,主动推进部分优势传统产业以及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产业向中西部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及地区转移,既是促进浙江省内产业升级的内在需要,也是助力国家产业体系优化的重要步骤,是“合乎时、顺应时”的自然之举。
 
  把握好“势”,关键在于把握产业转型与转移规律,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从国际趋势看,国际产业转移出现过三次大高潮:一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德国等转移;二是20世纪70年代,日本、德国等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转移;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将价值链低端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国际经验表明,产业转移既有利于转入方的跨越发展,也有利于转出方的转型升级。浙江作为我国民营经济最活跃、产业基础最雄厚的发达省份之一,应充分认识和把握产业转型与产业转移的内在规律,主动承担起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的重任,紧紧抓住“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为重要抓手,实施必要的产业转移,进而推动和实现转型升级。
 
  把握好“事”,关键在于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
 
  ◆坚持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巩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为出发点,聚焦产业的整体效率,稳步转移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较低的产业和企业,为省内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较高的新兴产业腾挪发展空间,着力促进省内产业从低端制造向研发、设计等高端环节延伸,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服务业转型。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持续创造更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加大对国际高端产业的承接力度,吸引资金、人才、创新等要素流进来、留下来。同时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四大”建设与参与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深度融合,努力把浙江打造成为我国高端产业先行区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阵地。
 
  ◆注重打造更高“含金量”的总部经济。充分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经济基础、投资环境和先进的商贸、物流、信息等服务产业,大力发展集研发、会展、物流于一体的总部经济。通过整合优化高新区、工业园、特色小镇等为产业载体,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总部经济集聚区,吸引海内外企业总部特别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集聚。全面加大对总部企业的激励扶持力度,不断优化总部经济的软硬件环境。

来源: 《今日浙江》杂志    | 作者:莫玮俏    | 责编:林双桑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微店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忠文创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