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评“浙”70年 新闻详情
评“浙”70年:垃圾分类要知行合一
中国网 · 徐健辉 | 发布时间2019-07-18 16:54:02    

1.jpg

        上海实行垃圾分类,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上海执勤大妈的“侬是撒叻色”成为了网络流行语。对于垃圾分类,多数网友肯定是支持的。但是也有少部分网络自媒体发出垃圾分类逼疯上海市民等博眼球的标题,还有个别网友抱怨,垃圾分类太麻烦,或者新出台的垃圾分类规定太严格。

1.jpg

  一项新政策面对一些质疑是正常的,但是在这里笔者不得不说,垃圾分类真的已经到了我们知行合一的时候。

  相信很多人去过日本,对当地的整洁和垃圾分类赞不绝口。也有不少人去过北欧,对当地人的高素质竖起大拇指。但是在这么多赞叹和鼓掌之后,轮到我们自己开始身体力行之时,为何又要牢骚满腹呢?殊不知,见贤思齐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现在垃圾分类将在全国推广,这不正是国家进行精细化社会管理的尝试吗?作为普通的中国人,这不也是一次提升自身素质的好机会吗?

  不可否认,垃圾分类,确实对我们的城市设施和市民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有新要求,要达标,自然要花费一些功夫和力气。把扔垃圾都作为一种慎独来对待,确实不能和过去那种随手一扔来得痛快。但是痛快的生活带来了垃圾遍地,环境恶化,自我节制的生活带来的却是环境优美,垃圾去了它们该去的地方,这种舍与得,相信多数人都是能想明白的。

  有网友也提出,垃圾分类来了,这是好事,对于那些优美环境甚至传说中的“香甜空气”,不要总想着躺赢,只有身体力行去做,通过自己的付出,才能赢得真正香澈心扉的美景。

  金华农村地区是垃圾分类的先进者,现在金东区很多农民在践行垃圾分类,笔者曾经走访了六角塘等村庄。村民们告诉记者,垃圾分类,在他们这里已经成为了生活习惯,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强制手段。在浙江很多城市社区,垃圾分类也在走进千家万户,这是一种大势所趋,作为普通市民要做的应该是乘势而上。

  大道无门,全在躬行。习惯成自然,习惯需要我们知行合一去养成的,面对垃圾分类,我们不妨多一些自我勉励、甚至慎独的态度,少一些小布尔乔亚的无病呻吟,毕竟这个世界从来都没有什么救世主,真正的美好生活,要靠大家的一言一行,聚沙成塔,自然功到渠成。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徐健辉    | 责编:张城丽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徐健辉    | 责编:张城丽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