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评“浙”70年 新闻详情
评“浙”70年:一江春水向“浙”流
中国网 · 佘宗明 | 发布时间2019-09-24 13:43:43    

1.jpg

         “浙江为什么这么富裕?”在网上,曾有人发帖这样问道。

5.jpg

 
  答案自然有很多:“浙江人观念开放,敢拼敢闯”,“浙江走的是‘小政府,大市场’模式”,“浙江营商环境优渥,民营经济发达”……
 
  口碑剧《鸡毛飞上天》也对此作了注解:“浙江奇迹”的奥秘,在于“老货郎”鸡毛换糖、提篮叫卖的创业思维,在于谢书记们打破观念窠臼、支持个体经商的果敢魄力,在于“敲糖帮”坚守“进四出六”规矩的义利并举价值观,在于邱英杰一把火烧掉假冒伪劣商品的重信誉守诚信,还在于以陈江河为代表的浙商们“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尽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的拼搏劲与精气神。
 
  这些汇流成河,就是浙江精神。
 
  之江有新语,精神自流长。“浙江精神”绝非凌空蹈虚的概念: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对浙江提出了“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
 
  再将时间线拉回到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他,就高屋建瓴地将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概括为了“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12个字。这12个字是浙江地域文化个性的简练表达,也是浙江持续高质量发展、挺立潮头开新天的精神动力。
 
  “临浙江以北脊,壮沧海之宏流”,浙江精神之韧,犹如钱塘江水,激波扬涛,浇灌出了“风景‘浙’边独好”的壮观景象——时至今日,浙江大地的巨变,已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伟大成就在省域的映射。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步伐铿锵的这70年里,风波激荡,掀开一角,遍是坎坷;这70年里,沧海巨变,波澜起兴,尽显壮阔。
 
  而浙江历经天翻地覆慨而慷式变化,特别是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从绝对贫困到全面小康、从百废待兴到创新创业的“三个历史性转变”,堪称新中国70年发展成就的缩影,亦是“中国方案”地方实践的极佳注脚。
 
  40年前,起于匮乏年代青萍之末的开放之“风”,成于动荡时势微澜之间的改革之“浪”,在中国拉开了许多“春天的故事”的序幕。而浙江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甩开了膀子、迈开了步子,向改革要除弊力度,向开放要发展空间,成了改革开放的先行地。
 
  无论是早早提出市场取向改革和实施“两头在外”战略,还是大力发展块状特色产业;无论是率先提出“四个轮子(乡、村、联户、个体)”一起转,还是提出“三个允许(允许试、允许闯、允许犯错误)”、“五个不”;无论是针对民营经济创造性地提出“四个不限”,还是领全国风气之先地召开全省民营经济大会,确立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作用,都是改革与开放并举的创举。
 
  春雷一声响,万蛰苏醒来,与破冰之举伴随而至的,是一派新新气象:温州模式成功、义乌小商品市场兴起,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出现、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建立……大观之成,伏脉千里,如今浙江成了中国经济最有活力之地,民营经济成了浙江金名片,就可溯因至此。
 
  而在70年发展历程中,2003年到2019年,更是浙江发展至关重要的“历史时段”。在此阶段,浙江经历了破茧成蝶、凤凰涅槃的高质量发展关键期。
 
  2003年7月,浙江迎来了其发展史上的“特殊时刻”——在浙江亟须在“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上找寻新理论遵循的路口,当时主政浙江的习近平同志在深入调研、深刻总结、深邃思考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阐释了浙江发展的八个优势,作出了“八八战略”重大决策部署。
 
  之后他又根据形势发展和任务变化,作出了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努力建设法治浙江、积极打造生态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部署,丰富完善了“八八战略”这个宏图大略的架构。
 
  这些年来,浙江能积累大量发展优势,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究其缘由,就在于全省在“八八战略”引领下一张蓝图绘到底:浙江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扎实推进“六个浙江”“四个强省”“两个高水平”建设,创造体制机制新优势,探寻转型发展新路径。
 
  到头来,正如省委书记车俊说的,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大地掀起了改革闯关、开放探路、创新赋能的滚滚钱江潮,绘就了尽显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的富春山居图,奏响了东西呼应、城乡融合、均衡发展的山海协作曲,驶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革命红船新航程。
 
  浙江这块沃土上结出的“五位一体”全方位发展硕果,也为在更广袤的土地上播种“善治之果”提供了参照。“八八战略”跟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还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本就内在相通。而“美丽中国”、“法治中国”、“平安中国”等构建,也都能看到浙江创新实践的雏形。
 
  而不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应势造势,还是“八八战略”引领下的顺势谋势,背后都有浙江精神的强力支撑。
 
  也正是凭着对浙江精神的笃行,浙江才会探索出强县扩权、小城镇综合改革、农村“千万工程”、“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前所未有的改革举措,这些经验最终被推向全国;
 
  才会有市场化培育程度最高、民营经济最活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社会大局最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改善最明显、人民群众获得感最高等亮眼成绩单;
 
  才会涌现像鲁冠球、宗庆后、马云这样的知名企业家,出现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娃哈哈、网易这类极具影响力的企业。“商圣之地,事功之学”,浙江精神也被这些企业传衍,被那些浙商们赓续。
 
  在当下,浙江宽松清明的营商环境、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繁荣的数字经济图景、蓬勃生长的民营经济,让浙江的高质量发展节奏稳健有力,也吸引了大量人才的“择木而栖”,被很多地方对标学习。这离不开浙江精神磅礴能量的支撑,也必定会让浙江精神得到更广泛的传扬。
 
  大潮起之江,溅出了“浙江精神”的光色。可以想见,在对浙江精神的秉持不辍中,在一如既往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笃定姿态中,一江春水会继续向“浙”流,浙江也会谱写出更壮丽的篇章。
 

来源:中国网    | 撰稿:佘宗明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佘宗明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