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江奔涌,千帆竞发。70年来,浙江大地沧桑巨变,全省从一穷二白到经济大省,城乡居民收入从绝对贫困到全面小康,各大产业从百废待兴到创新创业。70年来,浙江人民披荆斩棘,使浙江成为全国少有的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省份,成为山美水美、生态宜居之地。

浙江何以能?7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浙江始终以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首创精神走在前列,干在实处,激活浙江智慧,探索浙江模式,总结浙江经验,为全国发展先行探路。
善谋者胜,远谋者兴。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绍兴一个小镇为了妥善处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问题,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一整套做法。这一探索被总结为“枫桥经验”,全国推广,50多年来成为各地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宝贵经验。
百舸争流勇者胜。20世纪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的事业刚刚起步,“乍暖还寒”的时节,一位敢闯敢拼的浙江人办理了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开始了市场经济的“破冰之旅”。不久之后,“温州模式”“宁波模式”等新经济模式相继崭露头角,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成功典范。
40年来,浙江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浙商”成为商界响当当的品牌。如今,每9个浙江人中就有1个老板,每26个浙江人中就拥有一家企业。鲁冠球、马云、李书福、丁磊、宗庆后等一大批举足轻重的企业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深刻地影响着浙江省各个行业,甚至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改革。
春江水暖鸭先知。70年来,浙江大地不仅总能“得风气之先”,也在用各种方式呵护着争先领先的创新精神。2016年底,“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浙江首次被提出。为了打造服务型政府,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问题,浙江刀刃向内,自我革命,通过“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的服务模式创新,大大减少群众、企业办事的成本。这项创造性的举措成为行政改革的样本,正在全国各地落地开花,不断深化。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土壤愈加肥沃。近年来,浙江创建了培育省、市、县三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168家,科技服务多点开花,成为产业、学术界、科研、成果转化、金融、人才、政策、中介、环境、服务等十联动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支撑。2018年杭州、宁波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分别居全国第一位、第二位。
东海之滨,吴越胜地。这里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如今,中欧班列从义乌呼啸而出,满载货物的船只在世界第一大港——舟山港繁忙进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个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的浙江正如朝阳般喷薄而出。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含义之一,同样也是浙江人的品格。如果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那么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就是改革强大的精神动力。“弄潮儿向涛头立”,70年风雨兼程,硕果累累,且看新的时代,浙江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再创辉煌。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容易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容易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