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评“浙”70年 新闻详情
评“浙”70年:
“钱塘江上须忠信”,一把读懂浙江的钥匙
中国网 · 高明勇 | 发布时间2019-09-24 13:25:11    

00.jpg

   不久前,出差到杭州,夜宿钱塘江畔。

  晨起跑步,跨越西兴大桥时,阳光打在江面,波光粼粼,不禁想起“天下第一潮”万里潮卷、潮头如雪的盛景,想起苏轼的词句“莫学时流轻久困”,“钱塘江上须忠信”。

23.jpg

  凭栏观江,水声东去,心里一动,浙江人以钱塘江为母亲河,这句因江而感的话其实蕴含着浙江——一个先进省份领跑多年的秘诀。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浙江立足“改革开放政策并无特殊、地理区位条件亦非独有、经济基础更无优势”的现实,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增幅、外贸出口增幅、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等多项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被称为“浙江现象”、“浙江模式”、“浙江经验”、“浙江精神”。
 
  这些年,往来浙江次数较多,时常留意这个区域的成长与变化,不免多了一些个人观察与思考:是什么成就了浙江?
 
  我此前出了几本书,大多在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微博问政的30堂课》、《坐下来的中国》、《新闻的逻辑》等。
 
  为什么选择在一家出版社?之前总以为和编辑熟悉的缘故,细想一下,不止于此,应该还是出于对出版效率和出版品质的信任,信守诺言,认真讲究。简单说,这种合作让人放心。
 
  我在“杭州之声”担任特约评论员有六七年光景,编辑提供的浙江本地选题,也得以一窥一个地区的显耀与隐秘。
 
  外界对于浙江,更深的印象是“浙商”,已经成为现象级话题。从改革开放之初“鸡毛飞上天”的“鸡毛换糖”,再到新时代“汽车飞上天”的吉利,都在不同时代引领着新的潮流。
 
  “浙商精神”,往往容易被理解为干劲、闯劲、低调、务实,其实不同的商帮文化,能够“义行天下”,“忠信”几乎是生命线。
 
  去年4月,因公到温州出差,顺路了解了“最多跑一次”改革。一位当地媒体同行说,改革力度非常大,老百姓办事真的方便多了,她就是个受益者。她说自己开车到杭州送孩子去浙江大学上课,本来顺道试着去辖区派出所办事,因是周末,相关负责人休息,按照道理只能等工作日才能办理。她只是问了值班人员“不是说最多跑一次吗?我从温州到杭州,来一次也不是很方便,能不能急办?”值班人员得知她来自温州之后,随即帮忙电话通知相关负责人到单位加班,现场办好。
 
  在温州瓯海区,现场体验了“最多跑一次”自助服务终端机。据介绍,终端机已经延伸到街道一级,正常业务基本在家门口就可办理。“像办理电子商务一样办理电子政务”的口号,也是由浙江而起。
 
  浙江已经将“最多跑一次”作为金字招牌,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前段时间,笔者负责的政论品牌“政能亮”刊发评论文章《政府服务就该“一条线”“心连心”》,专门提到:发轫于浙江、并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从“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到“无差别全科受理”,从“标准地”、“承诺制”到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100天”,从“一网通办”到“一证通办”……这一系列创新举措、创新模式,都能让人真切感受到政府服务的诚意。
 
  一项行政改革的客观效果,是营商环境的改善。一位浙江公务员曾感慨真正感受到变化,只有服务好老百姓,大家才会尊重你,只有服务好企业,老板们才愿意留下来。
 
  这些年几乎成为流行语的“店小二精神”,“五星级标准”,归根到底,还是通过改革,实现政府对民众的信诺: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如果说,“弄潮儿向涛头立”代表着“敢为天下先”,“鲲鹏水击三千里”代表着魄力与担当,那么,苏轼笔下的“莫学时流轻久困”则意味着成长定力,“钱塘江上须忠信”意味着,像钱塘江潮一样讲求“忠信”。
 
  不论个人、企业、政府,莫不如是。
 
  莫学时流轻久困,钱塘江上须忠信——这,或许是读懂浙江的钥匙之一。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高明勇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高明勇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