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评“浙”70年 新闻详情
评“浙”70年: “双创”助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网 · 孙菊红 | 发布时间2019-06-14 11:21:12    

00.jpg

   6月13日,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正式拉开帷幕。围绕 “汇聚双创活力,澎湃发展动力”的主题,未来几天,在浙江省杭州市梦想小镇这片“双创”活力迸发的热土上,“人工智能+”产业论坛、阿里巴巴诸神之战全球创客大赛、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创业合作推进会等200多场活动将陆续开展,全国170多个创新创业项目也将轮番展示。这必将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双创”活力,助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双创”的实质,是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动亿万市场主体积极性和社会创造活力,更大限度激发每个人的潜能潜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早在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就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号召。随着《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双创”的生态环境日益优化,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双创”成果大量涌现。截至2018年, 全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和8.9%,分别高出规模以上工业5.5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全国新登记企业670万户,全年日均新设企业1.8万户,同比分别增长10.3%和8.43%,市场主体数量突破1亿大关;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一系列喜人的成绩,意味着“双创”已然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和促进就业的重要支撑。

  但不容否认,随着国际形势风云突变、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科技产业革命浪潮兴起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要想实现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就必须进一步提升“双创”水平,汇聚起全社会创业创新的滚滚洪流。

  汇聚“双创”活力、提升“双创”水平,需要继续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营商环境包括四个方面,即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律政策环境和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近年来,浙江等地大力推出“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出系列便捷政务服务举措,有效激发了大众创业热情。只有始终坚持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才能不断培育创新主体,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双创”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

  汇聚双创活力,提升双创水平,需要着力引进和培养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只有不断完善户籍、社保、税收、子女入学等相关政策,才能吸引人、留住人。以杭州为例,近年来,杭州为优先引进人工智能产业等发展急需的高精尖人才和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对人才购房、安家、创业等给予全方位、多渠道的支持。数据显示,从2017年起,杭州成为国内海外人才净流入率最高的城市,连续8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2018年,杭州的人才净流入率、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均居全国第一……只有为人才投身“双创”免除后顾之忧,才能源源不断释放人才红利。

  汇聚双创活力,提升双创水平,更需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认为:“消费升级和转型发展是我们企业和企业家始终面临的问题,我们必须把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既要通过不断创新提高产品内在价值,又要精益求精确保品质。”只有推陈出新、产品过关、技术过硬、保质保量,才能经得起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考验,才能让企业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底气,才能为社会持续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聚众智、汇众力,今天的“双创”是否给力,影响着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是否巨大。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双创”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才能奋力推动国家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孙菊红    | 责编:张城丽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孙菊红    | 责编:张城丽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