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基层,是年轻干部磨砺“大心脏”、练就“宽肩膀”的舞台和战场。要把握年轻干部成长规律,突出重塑“年轻干部到基层去、优秀干部从基层来”成长机制,大力选拔经过基层扎实历练的“千里马”,形成“到基层锻炼、在基层成长、从基层选拔”的良性循环,让更多年轻干部愿意在基层“策马奔腾”。
坚持敢下、真下、实下。经过基层历练、练就几把刷子,再做其他工作就举重若轻了。要敢下基层,组织上安排“墩苗”机会,是机遇更是信任,要以此为荣、争先恐后,敢于脱下“长衫”的束缚,勇于克服“嘉峪关”的偏见,心无旁骛地在基层一线任劳任怨、自找苦吃。要真下基层,下去是真下去,磨炼是真磨炼,始终保持干工作的激情和韧劲,尤其在碰到困难、遭受挫折、面对矛盾时,精神不倒、气概不减、激情不褪,在委屈、吃亏、滚打中成就大器。要实下基层,敢于到“改革蓝海”中去冲浪,到“急难险重”中去摔打,到“吃劲岗位”中去搏杀,不断克服“阅历恐慌”“知识恐慌”“本领恐慌”,在访贫问苦中感受群众冷暖,在破难攻坚中练就过硬本领,在解决矛盾中不断茁壮成长。
把握选苗、育苗、护苗。年轻干部的基层历练如同“墩苗”,需要精心浇灌、修枝剪叶,抓好年轻干部系统化培养。要“选好苗”,有计划地把政治素质能力好、符合培养选拔要求的年轻干部放到放到艰苦复杂地方、关键吃劲岗位、除险保安一线去磨练,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要“育好苗”,聚焦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加强履职能力培训,施好“信仰肥”、浇好“实践水”,帮助年轻干部强化理论武装,提升专业素养。尤其要围绕“改革发展、征地拆迁、应急管理、信访维稳、法治政府”等当下重要议题,帮助年轻干部提升“七种能力”“八个本领”。要“护好苗”, 深化“导师帮带制”,坚持严管和厚爱“双管齐下”,完善激励保障政策,让年轻干部毫无顾虑、充满干劲地投身基层。
锚定实干、实业、实绩。推动“优秀干部从基层来”,重在树立重实干、重实业、重实绩的导向,让基层干部有奔头、更吃香、得实惠。要重基层实干,结合“青蓝工程”“年轻干部集中交流任职”等,推动更多年轻干部向基层下沉、在基层历练,使经过大事难事检验过的年轻干部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要重基层实业,把基层历练情况作为比选择优、干部推荐的重要内容,对那些在基层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高看一眼、更加留意。要重基层实绩,坚持凭实绩用干部,推动综合考核、平时考核、个人考核相贯通,让考人考事更加精准关联,切实做到“善识马”“识好马”“用良马”。要建立事业为上、以事择人的选拔任用体系,推动干部能上更能下、能出能进,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来源:中国网 | 撰稿:赵攀奥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