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开放越来越让人期待了。近日,复旦大学对校外人士开放学校食堂用餐的消息冲上了热搜。
开放食堂是开放校园的重要内容,可以让游客近距离体验大学生生活。游客逛完校园再顺便吃个饭,尝尝学校食堂的味道,感受一下校园生活,一趟旅程收获满满。复旦大学能走出这一步,值得更多大学效仿。没有繁琐的程序,一张身份证就能进入校园,扫扫微信就能完成支付,也拆掉了无形中的门槛。
不过,校外人士在复旦大学用餐需要等到12点半后,另外还要收取50%搭伙费,这两项规定引发了一定的争议。
至于两项规定到底合不合理,要不要限定时间,要不要加收费用,这其实关系到校园开放的目的和大学功能的定位。食堂的功能首先是满足大学师生的需求,先把时间留给学生,这样食堂才有余力腾出时间和空间来满足社会需求,否则学生与游客混杂在一起,整个食堂乱糟糟的,到处排长队,大家都吃不好饭,难免怨声载道,两头不讨好。
加收搭伙费也事出有因。大学食堂的菜价之所以便宜,是因为其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甚至还有补贴。显然这些福利是为了降低学生的求学成本、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与面向社会的盈利性餐饮企业不是一回事。这并非是搞区别对待,也不是对校外人士不友好。据来就餐的游客测算,加收费用后的菜价跟公司食堂差不多,可见,整体菜价跟市场价格相比仍然是偏低的。
开放食堂是为了方便游客,不是要想从餐饮市场分杯羹,那种不妨让大学食堂成为居民食堂的设想既不现实,也不符合开放的初衷。我们不能对校园开放提出过高的要求,大学还是要以教学为重,限制参观区域、限制参观时间都是为了在满足教学需求、保障教学秩序的基础上,满足社会需求。否则大学很容易迷失了定位,食堂开放,操场要不要开放?阅览室、图书馆、体育设施要不要开放?如果一定要求一视同仁,势必导致游客蜂拥而来,将大学食堂当成了社区食堂,将大学校园纳入居民的生活圈子,有限的大学资源能够应对这么庞大的需求么?
开放大学校园,不是要让社会去跟学生抢资源。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大学校园参观者。不打扰学生,严格遵守规定,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校园里的事物,开放后的校园井然有序,就会打消大学在管理上的顾虑,开放的大学校园就会成为整个社会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来源:潮新闻 | 撰稿:评论员 高路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