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丨青年挑起重大科技项目大梁,为何让许多国家羡慕?
发布时间 | 2024-03-07 07:34:30    

   3月5日上午,在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科技部部长阴和俊谈到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话题时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80%的项目由45岁以下的青年人承担。许多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中都能看到年轻人的身影,在北斗导航、探月工程、中国“天眼”这些大工程中,不少项目团队的平均年龄刚过30岁,许多国家羡慕得不得了。

  这么多青年才俊,在国家重大项目甚至在世界科研前沿的研究里,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非常积极正向的现象,也是一件值得我们骄傲和振奋的事。这些青年才俊,是我们真正的“财富”和“宝贝”。更要认识到,这些财富宝贝,不是凭空出来的,这样的良好局面,本质上是多方奔赴的结果。

  没有青年人心怀天下能打敢拼,没有国家对青年人的充分信任和支持培养,没有全社会想方设法为青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创新氛围,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看到的生机勃勃的“青年人才生力军”,也不可能有近年来“科技产房”里那一次又一次传出来的“喜讯”。无论是“神舟”飞天、“羲和”逐日,还是“嫦娥”奔月、“祝融”探火、“天宫”遨游太空,都不乏青年人的身影,也都闪烁着青年人的才智与光芒。这些,都是其他国家真正羡慕的东西。

  众所周知,青年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人都是最富有朝气与活力、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历史上无数重大发现和发明创造,都出自当时的青年人之手。有着一大批青年才俊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时代的蝶变,社会的转型升级,才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只有珍惜、信任和善待青年人才,让更多青年人才有理想、有担当、有信念、能吃苦、肯奋斗,未来的发展,国家的复兴,才能拥有更大的确定性。这也是社会的常识,国家的共识。

  在珍惜、信任和善待青年人才这一国之大事上,也没什么“终极版”,只有“进行时”。需要不断披荆斩棘,破除各式各样的障碍藩篱,用制度和成果说话,为青年人创造一个综合性的“营智环境”。以“公平公正”的光辉,照亮他们的心灵;以“有容乃大”的胸怀,开阔他们的格局,再加上更好的待遇,更有力的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真正用好青年人,源源不断激发他们的潜能。

  “出台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单位把一半以上的基础科研费用投到35岁以下的年轻人身上,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中,我们把对青年人的培养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我们持续推进减负行动专项,目的就是把这些青年科技人才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比如说采购、报销、填表等等,保障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做研究。”在“部长通道”上,科技部部长的这些承诺,可谓掷地有声。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是一个高频词。毋庸置疑,青年人才,就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石。当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尤其是一线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敢于走最难走的路,敢于攀登最高的山峰,敢于攻克最坚固的堡垒,那“新质生产力”便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发展的信心就会逐渐积累,社会的预期会逐渐上扬,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也会越走越宽广。

  尊重人才、顺应规律,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手段,赢得青年人才的心,使得各类人才各尽其才、竞相奔腾,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美好图景跃然而出,那“大道不孤,众行致远”,便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对现实与未来的精准总结。

来源:潮新闻    | 撰稿:评论员 王彬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