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各地出现强雨雪天气,浙江也正在经历寒潮冰冻过程。应对低温天气,杭州、宁波多所学校发出通知:“学生可以不穿校服,保暖第一,不扣分。”“校服着装不做统一要求, 只要孩子穿得暖和就可以。”
这一灵活而人性化的调整举措,收获了许多学生和家长的点赞,让人在寒冷天气里感到融融暖意。不少网友留言认为,“事情虽小,却很暖心。”“终于可以告别‘法式小面包了’!”
事实上,每年寒冷天气到来,学生能否不穿校服,或者校服是否可以不用外穿,都会在网上引起一波讨论。近期,“穿上校服变法式小面包了”的话题还登上了热搜, 一些学生“瘦小的校服”套在“厚重的棉衣”外边,显得十分滑稽,引发许多网友共情:“有些夸张成分,但规定是真实的。”
现实中,冬季校服穿着问题也时常引发学校和学生家长之间不同意见。有的学生只有两季校服,严寒天气时过于轻薄不保暖,或者有的学生个头长得快,校服尺寸偏小,不能满足在里面穿进羽绒服或厚棉服的条件。但有的学校规定比较生硬,要求学生必须穿校服,还只能将校服穿在外面,否则会被批评,所在班级也会被扣分。为了不违反校规,学生只得在校服里面再穿上厚厚的羽绒服或棉服,包裹得像个“粽子”“面包”,不仅不美观还不舒服,有的学生因此宁愿冻着也不愿在里面穿搭厚衣服了。还有的学校倒是允许学生穿自己的保暖衣裤,但规定里边还是要穿上校服,在校门口还要先解开衣襟证明“我是穿了校服”的,这一操作也被不少家长吐槽“毫无意义”。
诚然,学校有自己的管理制度,规定学生统一穿校服也有诸多好处,比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减少相互之间的攀比,体现“整体感”“精神感”等。但凡事不宜一刀切,特殊情况下,学校管理制度也该体现一定的柔性。在一些仪式感不是很强的场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校服穿着作出调整,穿不穿、如何穿,也该尊重学生的感受,问问学生的意见,把选择权交给他们。
特别是在面对极端严寒天气时,穿什么不重要,怎么穿也不重要,穿得暖和才重要。浙江这些学校通知“可以不穿校服”“以保暖为准”,正是给学校管理制度穿上了一件“人性化的衣裳”,是学校管理真正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冷暖放在心上的善意体现,也是教育本该有的温度。
这件“小事”也给我们一些启发。眼下,面对持续的低温冰冻灾害,全省各地正在全力以赴打响防寒防冻“保温战”,确保让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希望各地在做工作时,也能以时时放心不下的心态,采取更多灵活的、人性化的举措,因“天”而变,因“温”而改,真正把温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来源:潮新闻 | 撰稿:评论员 朱浙萍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