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为了成为“网红”而肆意击穿道德法律底线就该严惩不贷
发布时间 | 2023-07-13 08:53:46    

   “网红”正在成为当下一个意思不褒不贬的词。这个本来由粉丝量构建基础、以道德法律为准绳的词历经坎坷,却失去了初心,变得“红”中带“黑”,欲说还休。

  昨天媒体报道说,平台集中整治低俗色情账号,22个高粉账号被无限期封禁。

  这自然是大众赞成的事,令人深思的是,这样的网红何以“异军突起”、吸引来如此数量的粉丝?

1.jpg

图源网络

  01

  据例证,如“陈**妹”(粉丝406万)“陈**妮”(粉丝383万)发布擦边内容,同时在其他平台发布大量色情、低俗内容,打造不雅形象,并借此引发关注,不当获利;

  还有部分账号通过昵称、头像、评论等渠道发布引流信息,诱导用户前往第三方色情、低俗内容聚集平台,甚至实施诈骗。

  目前,平台对22个账号无限期封禁,对其不当获取的粉丝进行抹除,取消其直播带货等营利权限。

  大快人心事,揪出黑“网红”。净化网络空气,矫正社会导向,俨然已经是迫不及待的事。

  由“网红”——带货——高收入串成的这个逻辑链条也在提醒那些梦想成为“网红”的人们,首先要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大量粉丝,奠定“网红”的基础。

  由此开始,为了成为“网红”,不择手段者开始风起云涌。

  02

  “网红”之“红”本代表严守道德底线、遵循法律准则。“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数场合以“褒义”出现。

  而现在的一些“网红”却在利用各类监管漏洞,以不正当的方式冲刺“网红”这个听起来正能量的词语及其代表的角色。

  就以大众最为崇尚的直播带货的“网红”来说,有效的监督就非常重要。

  “网红”主播行业需要建立起一定的自律规范和标准,从行业准入、内容审核、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规范,加强行业自律,避免出现虚假宣传、低质量产品等不良行为。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网红”主播行业的监管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专项整治等方式,打击网红主播行业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社会各界也应该建立起对网红主播的社会监督机制,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投诉、媒体报道、社交网络等方式,对网红主播的不良行为进行曝光和谴责。

  消费者也需要提高对网红主播产品的辨别能力,不轻易相信虚假宣传和低质量产品。

  凡此等等,都是迫不及待的警醒。

  03

  重要的是,“网红”的实现途径需要严格监管。

  当然,主播类“网红”只是消费产业链的一环,对其的监管当然不可忽视,但是要想真正保护消费者权益,整体的质量监测体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才是治本之道。

  就是说,卡牢“网红”之能“红”起来的渠道、路径非常重要。

  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为了成为网红,不少人罔顾道德与法律的底线与红线,甚至使用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冒着各类为人不耻的风险,吸引有同样嗜好和口味的粉丝,聚集一个值得关注的数量,开始广告代言或者“带货”。从而疏通从网红到带货最终收益的逻辑链条。

  尤其是那些散布不良信息,通过庸俗吸引无聊浏览者的“网红”,更应该以社会道德、法律底线的规范要求去严厉惩处,让其失去生存的土壤和叫嚣的渠道。

  而这类网红的追随者数量之多同样需要警醒,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去降低。最终让网络在社会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运行,摈弃庸俗恶俗,净化网络空气。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