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多地即将迎来第一轮疫情高峰。元旦春节临近,人员流动性逐渐增加,疫情正在加速蔓延。作为医疗基础薄弱、医疗资源缺乏的农村地区,还面临着高龄老人较多、村民防疫意识薄弱、缺乏有效的治疗经验等问题,极易让农村地区成为疫情防控中的短板。
在没有得到充足药品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应对新冠,筑牢民众健康防线成为农村地区首要任务。
前几日多地兴起“共享药盒”,将居民家里留存的退烧药、抗病毒药品集结起来,为需要的人打开了方便之门,在更多的热心群众参与下,“共享药盒”解决了部分居民的燃眉之急。在新冠病毒波及农村之前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让广大农村居民对奥密克戎尽快有所了解,掌握基本的防控知识、自我健康监测和基本的治疗知识。纠正错误观念,尤其是科普需要输液的适应症状,减少盲目输液对医疗资源的占用。同时警惕偏方、土方、封建迷信误导患者耽误治疗。
二是统计各地乡镇的感染情况、现有的医疗资源、药品存量及缺口,为缺药家庭尽快协调用药,灵活调配医疗资源,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农村防疫。
三是利用现有物资,提供可缓解症状的应急措施,如指导村民做到科学的消杀和隔离、科普物理降温的常见措施、食疗方案的主要事项,成为无法保证药品情况下的重要手段。
四是村委设立发热站点,由专人指导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及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科学用药,并及时监测重症患者,与县级、市级医疗机构互联互通,保证急救渠道畅通。
此外,以健康中国等权威媒体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食养建议》中,“解表散寒”“止咳化痰”“通窍驱痛”等食疗方案广受推崇,物理降温妙招也走红各大社交网络。若视药物为治疗新冠的首选,而作为备选,这些应急方案和有效且可复制的经验能否在缺药又缺人的农村地区得到推广至关重要。
如何让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更有序,在药品没得到充分保障之前,补齐疫情防控短板需要基层有准备、有预案、有章法。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通讯员 宇文列锦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