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春节即将来临 乡村疫情防控成重中之重
发布时间 | 2022-12-22 16:35:04    

  随着疫情感染者人数的急剧上升,全面布局让感染者尽快得到必要的救治成为全国之共识。

  浙江省25日召开的疫情新闻发布会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疫情真的到了不容忽视的严峻境地。

  而即将来临的春节,也会给疫情相对缓轻地区的乡村带来可能的大比例感染,这就要求地方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把关乡村“防疫”关。

  01

  浙江公布的这组数据是,目前,浙江日新增报告阳性人员数已突破100万例。

  根据近期病例监测和社区抽样调查结果,对感染情况进行预测,预计浙江高峰将提前到达,在元旦前后进入高位平台期,期间日新增阳性人员最高将达200万,高峰期预计维持一周左右。

  这是政府部门的预判。

  而根据国内外多个疫情研究模型测算,全国第一波疫情预计在明年的1—2月迎来高峰,期间恰逢农历新年返乡高峰,疫情将伴随全国人口的全域广泛流动形成加速传播。

  乡村作为接下来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的专业举措基础上,更应该结合乡村实情,制定相应的配套策略,特别是要注重容易忽视的细节、盲区,确保乡村群众安心、放心、踏实地度过此次高峰期,实现“保健康、防重症”目标。

  02

  那么如何重视和布局才能赢得好的效果?

  要特别形成防控新任务的政治合力。镇村干部、党员、组长等乡村发展的主力军,都要保持高度重视,坚决不能出现一丝松懈的现象。

  疫情防控政策虽有调整,但如何维护好群众的生命安全,仍旧有新的任务和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疫情防控战略方针,树立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总方针,认真分析各自辖区内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要排查辖区内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比如基础疾病病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避免因新常态产生不稳定社会因素。

  加强防控新常态的政策宣传非常关键。针对疫情防控政策重大转变后产生的感染极速增加的情况,要在官方社会面宣传引导的基础上,加强乡村点状宣传,利用党群阵地、文化阵地张贴告示、横幅等,提升宣传的覆盖面和传播效果。

  要入户宣传和点对点宣传,利用村干部走村入户、志愿者服务群众等载体,进行疫情防护的专业知识宣传,倡导群众做好自我保护,普及无症状和轻症状的居家治疗知识。从而在群众之间营造互帮互助的氛围,避免因囤药产生心理恐慌或不满情绪,鼓励群众之间药物共享。

  03

  这场旷世疫情,对于人们的心理冲击也很大。尤其是“放开”之后,感染者人数会有急剧上升,从而会更加强烈地冲击大众心理。

  因此,要注重防控新时期的心理引导,要关注老百姓“阳后”的恐慌焦虑情绪,向他们灌输正确的认知,正确引导做好居家治疗,既避免过渡恐慌,又要避免过于忽视的现象。同时要密切关注“幻阳”症状,提醒百姓要正确甄别网上诸多繁杂信息,避免患上“幻阳症”,避免对身体感受过度警觉。

  乡村可利用党群驿站、同心荟、文化家园、文化礼堂等有效阵地,设置专属心理咨询室,为群众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健康干预服务,实时了解群众的压力水平及心理健康状况,推荐有针对性的缓解方案,帮助群众解决在疫情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压力与困惑。

  要发挥乡村新时代文明阵地和志愿服务队伍的作用,组织开展送医送药等志愿服务,对有代配代买药品需求的居民,及时安排人员提供帮助。对行动不便、出行困难的重点对象,及时提供急需生活物资代购、急切事项代办等服务,协调村社老年食堂开展配餐送餐。

  要对患有长期疾病、基础疾病的乡村特殊人群,加强引导,提醒做好更深层次的自我防护,避免因感染出现重症现象。

  总而言之,感染由城市逐步转入乡村是大概率事件,尤其是在春节人口由城市向乡村流动的这个节点上。我们必须提前做好防备,打好乡村疫情防控这场重要的硬仗。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金静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