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项和教育有关的政策改革都会引起关注和热议。
27日晚,《浙江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发布,内容涉及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及用人评价等多元评价。
评价体系的改革同样受到各界高度关注。
图源网络
01
“实施方案”目标很明确:到 2025 年,在教育评价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基本建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评价体系。到 2035 年,全面形成体现中央要求、富有时代特征、彰显浙江特色的高质量教育评价体系。
重点任务是“五大工程”:实施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改革工程;实施学校评价改革工程;实施教师评价改革工程;实施学生评价改革工程;实施用人评价改革工程。
这是宏观大略。也可谓改革的战略定位。而民众关心的是细枝末节,即具体的改革办法。只有细节才能彰显出改革的力度。
五大工程之下,均罗列着与之主题密切关联的细节。
大凡举列如下——
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加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突出立德树人成效根本标准;改进幼儿园评价;深化中小学校评价;完善职业院校评价;改进高等学校评价。
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 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
树立科学成才观念; 完善道德素养评价;开展学习素养评价;强化体育素养评价;改进美育素养评价;加强劳动素养评价;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完善人岗相适机制。
事无巨细,却足见重视程度。
02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将改革宏观工程下的每一个细节都列出来,是因为民众真正关心的、且与其切身利益有关的、甚至有能力推进整个教育健康发展的,恰恰在这些细节中。
这算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构架。基本涉及最近几年大家操心的、和教育有关的方方面面。
教育本来就是一个触角四伸的系统,其复杂性远非几个“小手术”可以解决的。并且,它本身所携带的历史延续性和现实变革要求往往会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上发生冲突。这也是人们对于教育改革非常热望却时常意见相左、教育改革疲惫不堪的重要原因。
从浙江省的这项“实施方案”改革中,那些细节正是长久以来人们争论最多的地方。因此,说服和努力推进会是长久的任务。因为这项改革本来就有“触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性。
重要的是,大众普遍认可这些方面必须进行改革了——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已经到了迫不及待的地步了。否则,所谓的合格人才的培养都会成为空中楼阁。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针对学生的,教育为本、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是针对教师的,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是说给政府的。
各就其位,各负其责,这项改革才能改革出一个民众期盼的样子来。
03
一个震撼人心的理念已经很多年了,它渗透于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传递于普通民众的口耳,深入到我们民族的骨髓。
这就是,国家兴亡,教育为本。
翻看和回望过去几十年,教育改革一直伴随着我们国家前行的旅途。而每一个家庭对于教育的日渐重视也使得教育改革成为最能牵扯千家万户神经的改革。
走到现在,教育依然需要大力度的改革,这样方能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方能与全球教育接轨,方能赶上世界潮流。
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教育产业化造成的恶劣影响还余音未绝,学术、人才、生态的良化尚待时日。社会经济在傲然向前,作为其最重要推动力量之一的教育自然不能满足过去、小觑未来。
回到这份实施方案来看,很多要求都提的非常具体,尤其是涉及中小学阶段,有许多细致要求,这一定会成为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和实施指南。
大凡宏观大略,必需动人的细节。这些细节就是推动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
值得欣慰的是,教育行业的“快刀斩乱麻”改革可由去年的对于校外培训强台风的涤荡略见一斑。只要下决心改革,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或许指日可待。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