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区的民生服务如果能够让居住在这个区域的民众少操心少跑腿,显然是重要的。
近日,浙江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的一项统计数字显示,自2019年5月长三角“一网通办”上线以来,沪苏浙皖已推出138项跨省通办服务,累计全程网办办件超543.8万件,567个线下窗口实现41个城市(地级市)全覆盖,服务逾19万次。
显然,这是长三角一体化在民生服务方面的节节突破。
01
长三角一体化是国家战略,而就民生角度看,便捷正是民众所求。
由此,在这一区域,越来越多的民生保障和企业服务事项不断实现跨省通办。一大批全国首创的跨省政务服务已成为现实。
异地就医享受同城待遇,长三角地区已实现27个城市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双向在线办理,累计办件10832件,平均办结时间4.9个工作日,单笔最短办结时间仅为3分钟;
“政银合作”助力异地办事,在三省一市1.19万个银行服务网点、近2.29万台自助终端机上,居民可异地办理463项政务服务事项;
今年8月起,在浙江做的核酸证明,可以在上海的“随申码”里同步查看;
开具“有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和“户籍事项证明”等,居民无须再回户籍地公安派出所办理,目前已有60万余人享受这项服务。
凡此等等,都让生活在这个区域内的民众切身感受着一体化带来的、工作和生活上的日渐方便。
02
浙江独具特色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曾大大提升全国政府服务承诺的水准。也由此拉开全国各地的政府服务各类承诺,民众生活的便捷度以及连带的幸福指数明显开始提高。
回顾一下“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内涵。它是通过“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的服务模式创新,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实现“最多跑一次”的行政目标。
2016年底,“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浙江首次被提出。这项“刀刃向内”、面向政府自身的自我革命,已然显现出成效。
之所以提及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因为扩展一下就知道,长三角一体化民生服务的逐步“同城化”,可以说是和“最多跑一次”源于同一个思路框架:都为了民众工作和生活的便捷。
而这样的思路正在形成一种趋势,引领全国政府服务愈加贴近民心。
03
民众的需求在哪里,政府的服务就应该延伸到哪里。这是长三角地区“同城待遇”的总思路。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一直在分批次推出标准统一和互通共享的公共服务项目清单,涵盖与民众生活关联最为密切的卫生健康、医疗保障、政务服务等多个领域。
随着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圈不断拓展,三地“跨省通办”综合受理服务机制已实现了服务事项一地办结。
138项服务跨省通办,正是对于这些成果的回望和总结。
从人民群众获得感的角度看,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覆盖长三角全部41个城市和近1万家医疗机构。
无疑,民众切身感受到的所有的不足正是政府不遗余力努力的方向。省域之间服务的“隔离”曾经是最让民众无奈的事情。
如同长三角一体化其他方面的进展一样,能让民众生活工作便捷,是最不可忽视的服务内容和“民生工程。
这个工程只有不断升级、不断完善,永远不会有“完工”的那一天。
有目共睹的是,长三角一体化的脉络正在逐步深耕,三省一市的经济活动已全方位同频共振,“同城待遇”的民生服务内容也必将会越来越细,愈加符合民心。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