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让“浙江有礼”的精髓内核可感可及
中国网 · 陈鹰 | 发布时间2022-08-08 10:21:11    

   “浙江有礼”不仅仅是一个精神文明的牌子,也含有社会、经济等物质文明的内涵和外延。

  近日,浙江有礼出台首批实事项目,让大众对于“有礼”有了超越精神直达实践的感悟。

1.jpg

安吉推进“浙江有礼”文明新实践 图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01

  聚焦帮助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精神文明领域的共性需求和普遍问题,首批“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为民办实事项目出炉。“孝心车位”“共享花园”“爱心食堂”等15个事项脱颖而出。

  首批项目涵盖文明习惯、文明风尚、公共秩序、公共服务、基层治理等多方面,都是群众关注度高、民生关联度大的“急难愁盼”问题,有从改造利用小区角落空间出发的“共享花园”项目,也有注重好习惯养成的“路口减速 文明点赞”项目等。

  服务的群体也算得上广泛,既有聚焦“一老一小”的“关爱山区孤寡老人”“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项目,也有关注重症患者家庭、外卖骑手、环卫工人等特殊群体的“爱心暖厨房”“劳动者有礼驿站”项目等。

  把口号和概念落实到民众的日常生活氛围中,这才是精神文明和“浙江有礼”的精髓。文明是细节,是实事,不是飘在空中的。它应当贯穿于百姓生活的各类场景中。

  02

  简单回顾一下浙江有礼的初衷就会深有感触,它不是空中飘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民众实践。

  浙江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有礼”一直是浙江人引以为傲的文化基因。

  对中华优秀“礼文化”与“有礼”浙江传统的时代性继承以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推动“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的重要历史基础。

  “浙风十礼”在“浙礼”中看见文明中国,是时代赋予浙江文明新实践走在前列的历史使命。

  大力倡导践行以“敬有礼、学有礼、信有礼、亲有礼、行有礼、帮有礼、仪有礼、网有礼、餐有礼、乐有礼”为主要内容的“浙风十礼”,弘扬“爱国爱乡、科学理性、书香礼仪、唯实惟先、开放大气、重诺守信”时代新风,让每一位浙江人都成为文明浙江的代言人和受益者。

  这是一种新时代的使命。也是当物质文明达到一个较高层次的时候,对于精神文明的一种更高的要求。

  03

  把每个概念落实在民间实践中,这是“浙江有礼”的目标。让每一个定义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对应的行为和可操作可体验的规则,是通达“浙江有礼”目标的有效路径。

  而让“浙江有礼”可感可及,才是其初衷和本质。所谓可感可及,意味着由“虚”而“实”。意味着“浙江十礼”貌似抽象下,是一个个务实的与民众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细枝末节,这些细节构建起“浙江有礼”丰富多彩的内容。

  高站位的“浙江有礼”,是对民众精神文明内涵的提炼,更是对民众精神文明行动的指引。现代条件下的“礼”,既是传承,也是提升。

  “浙江有礼”倡导下的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和词语,重要的是民众生动的行动细节。数字化时代所谓的场景,正是民众有礼实践的具体呈现。

  它意在知礼重礼,贵在“文明的实践”,要在“人的现代化”,重在“省域新探索”。这是一种境界。

  说到底,文明实践最终都是润物无声、言传身教的价值熏染和发人深省的价值内化,最终落化为一种自主自觉意识。这也正是“浙江有礼”要打造实事项目的远达目光。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