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则新闻详细分析了在这个毕业季,杭州对于今年毕业生的吸引力:今年截至7月中旬,共有9.04万毕业一年内的大学生来到杭州工作、生活。
01
今年高校毕业生首次刷新历史记录,达到1020万人。上海、长沙等各地许多城市都陆续发布人才引进政策,放宽人才落户政策,提高人才租房、就业补贴,张开怀抱、迎接学子光临。
求才若渴的杭州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根据《2022中国城市引力指数报告》,杭州位列“2022年中国人才引力指数前50强”第三。
这与这座城市近年来的表现一脉相承。
报告是通过公共服务、宜居水平、消费活力、对高端人才吸引力、文化魅力和人口向心力等6个指标,测算出一座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
大数据统计的结果是,这9.04万人中,专科学历有2.99万人,本科学历有4.83万人,硕士学历1.14万人,博士学历有881人。
杭州本地大学中,浙江大学是就业主力军,有822人在杭州就业。其次为浙江树人学院和浙江工业大学。
除了本地学生,省内其他城市、省外及海外高校毕业生,也喜欢来杭州。
其中,学生来杭州就业最多的10所省外大学中,4所位于郑州。
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大学生的生源地相契合:9.04万大学生中,12219人来自河南,7976人来自安徽,6755人来自江西省。河南、安徽、江西位列前三。
这也应和了杭州常住人口构成。2021年杭州1220万常住人口中,除杭州籍外,河南籍、安徽籍、江西籍最多。
此外,来自海外75所高校留学生选择了杭州,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悉尼大学、伦敦大学学院5所高校的学生,尤其喜欢杭州。
由此可见,杭州开始成为一座海内外学子都瞩目的城市。
02
这份统计数据值得杭州自豪,也促使杭州思考。
自豪的是,这个数据在全国领先。就以今年1020万高校毕业生数据为例,有接近百分之一的学子选择杭州就业。除去继续深造的、人数不少的毕业生外,这个比例就更高了——要知道,现在全国有663个设市城市。
值得思考的是,到底是哪些因素吸引学子光临?哪些因素能够让学子来了以后愿意长久留下来而不成为匆匆过客?
杭州有13个区县(市),遍布着大大小小的企业,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就达到10222家。
学子们去得最多的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
这些数据,反映了今年以来,毕业一年内的大学生来杭州就业情况。但它还不能完全诠释杭州对人才的吸引力。
这是因为,大学生签约存在明显高峰期和低谷期。按照往年数据,3月算一个高峰期,但真正的高峰期是7月、8月、9月。由此可以预见,接下来几个月,还会有更多的学子进入杭州就业。
03
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可以看出一座城市的发展潜力。不独杭州,任何一座让年轻学子青睐的城市一定有着它独到的魅力。
在大数据统计已经非常精准的现在,这样的数字正可以促使每一座城市由此开始思考,思考通过什么方式提高城市对于人才的吸引力。
不光杭州,以民营企业数量、质量都优先全国的整个浙江省,近年来都在拿出可以用的“利器”,吸引年轻的劳动力来就业。
这已经成为一项习以为常的工作。尤其是在毕业生集中就业的节点,类似政策都会绵绵不绝。
近日,浙江省委组织部、省人力社保厅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将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其中有,继续稳定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国有企业要继续拿出不少于50%的新增岗位招聘高校毕业生。
还有,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中小微企业,按每人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这类贴心的细则还有很多。对于一个有着招才经验的地区来说,引才政策的着落点是一定要与其产业布局高度相关和吻合的,此外,对人才具备吸引力的诸多因素综合起来,才能真正构建起长远的吸引力。
就目前趋势而言,经济恢复、政府助力、大学生自愿合力,才能形成就业市场的格局。
这是包括杭州在内的所有地区不能忽视的。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