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百强县评比竞争考验地区经济平衡能力
中国网 · 陈鹰 | 发布时间2022-07-21 10:48:22    

   全国百强县评比很像一场年度竞技,在全国两千多个县(市)之间决赛。因此,一年一度的这个全国百强榜,历来被看作是县域经济的风向标。

  7月20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2年全国百强县榜单,浙江省有18个县(市)上榜。

1658326540234_62d80e0c159bb832d419beda.jpg

  01

  从竞争主题来看,虽说经济总量依旧是主要指标,综合评价开始引领方向。

  这份榜单并非单纯以GDP论英雄,主要考虑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富裕程度和绿色水平这四大指标。

  从整体看,全国县域经济呈现南方强于北方,东部强于西部的态势。这100个县以占全国不到2.0%的土地,创造出了全国9.94%的GDP。可以说,百强县的经济实力很“硬核”。

  质量上,浙江依旧处于“头部阵营”。慈溪、义乌、诸暨、余姚、海宁、温岭、乐清、瑞安分别位列第6、11、12、13、15、16、19和20,总数比去年多了1个,瑞安首次挤入前20。

  坚持以“工业立县”的慈溪继续稳坐浙江第一强县的宝座,连续两年排在第6名。

  与去年相比,百强县榜单上的“浙江选手”都是“熟面孔”,没有一个县掉队,并且超过一半排名都较去年上升。

  02

  有人据此分析说,浙江在百强县榜单上的亮眼表现,与其产业基础良好、营商环境优越等息息相关。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榜单中的“优等生”,浙江也存在区域分布不平衡等问题。显然,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主旋律下,县域经济如何实现更多突破,已成为当前的新命题。

  如果放在相对更加公平的长三角竞争背景中,就能看出这个地区三省的优势和不足。

  从数量来看,长三角百强县中,江苏省占40席,其全部县(市)均入围;浙江省占38席,占其全部县(市、自治县)的71.7%,安徽省占22席,占其全部县(市)的37.3%。

  前十名分布中,江苏占6席,主要集中在苏州市和无锡市;浙江占4席,分布在宁波、金华和绍兴。安徽省入围的百强县主要排在30名以后,在61-100名区段居多。

  这是今年赛迪顾问今发布的《2022长三角县域经济百强研究》中,以浙江、江苏、安徽三地百强县为目标对象,分析得出的长三角百强县分布格局及其特点。

  与同处一个区域的兄弟省份比,浙江更容易看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03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每年组织一次,虽然评价机构和标准有过曲折和创新,但在这个机制激励下的全国县域经济历经几十年的风雨兼程,赫然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今年以四大维度构建的包含24个三级指标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是一种完善和引领,也是一种新的呼召。

  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光在过去被各地区重视,到今天,人们尤其看重县域经济发展是否平衡的问题。

  何以如此?纵观中国经济进程、社会发展的来去路径,县域经济基本可以代表整个地区的框架水平。在平衡性上,它更能体现出一个地区政策的倾向力,甚至也考验着一个地区社会的和谐程度。

  在当今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在2025年、2035年宏观目标的蓝图中,县域经济发展是否平衡是重要的观察视角,从更深的层次考虑,四大维度——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富裕程度和绿色水平无疑是当代考核县域发展的更理想、更科学的判别标准。

  不管未来如何改变,百强县评比都是意义重大的试验,它直接提供给人们一个深入观察中国县域发展的机会。

  因此可以说,百强县评比显示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次路径探索,其标杆意义与导向作用不容忽视。

  而一年一度的百强县榜单,也就成为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升级的新起点。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