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浙江产业数字化指数何以跃居全国第一?
中国网 · 陈鹰 | 发布时间2022-07-13 17:17:45    

   这显然是一个不俗的成绩,彰显着浙江通过一年多深度的数字化改革,取得的成绩备受瞩目。

  统计数据表明,今年前5个月,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达1396.5亿元,同比增长13.7%,高出规模以上工业8.2个百分点。

  一样遭受疫情多点散发影响的浙江,在数字经济上却打了漂亮的一仗。

1657702990369_62ce8a4e159bb832d418ce79.jpg

7月13日上午,浙江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杭州召开。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胡元勇 摄

  01

  自2017年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确立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来,至2021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8.6%,较2017年提高超10个百分点,居全国各省区第一;数字经济增加值达3.6万亿元,居全国第四。

  除了在全国的排位,另外的几个数据也能让人欣慰——

  5月,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同比增长11.3%,高出规上工业增速9.8个百分点,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长1.7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110.2%。

  在保持较好增速的同时,浙江数字经济还保持了不错的效益。今年前5个月,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0.6%,高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48.3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利润的19.2%,对全省工业企业效益拉动作用明显。

  数字经济又一次站在浙江经济前行的引航位置。

  02

  浙江数字经济逆势增长为何如此强劲?

  很显然,产业的韧劲源于肥沃的产业土壤和优良的产业生态。早在2003年,建设“数字浙江”的重要决策便已谋定。此后,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尤其在当下,数字化改革在浙江大地如火如荼。

  同时,近年来全省各地纷纷抢抓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加大有效投资和创新投入,以高质量的项目培育发展新动能。今年前5个月,全省规模以上通信电子工业投资、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41.1%和24.9%,分别高出规模以上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25.5和5个百分点。

  基于多年蓄力,数字经济成为浙江开启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钥匙。

  据《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年)》显示,浙江产业数字化指数位居全国第一。

  持续加大数字经济赋能实体制造业的力度,浙江将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建设数字变革高地。深化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系统建设,建好产业大脑能力中心,推动经济领域群体智治;深化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持续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力争到2027年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再翻番。

  凡此种种,都是数字化改革引领下的数字与产业的恰当融合。

  浙江立下了数字化改造“三个全覆盖”目标:到2025年,力争实现百亿以上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全覆盖、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同时,浙江不断优化数字创新生态,围绕“互联网+”科创高地建设,部署数字经济领域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数字经济企业自主创新。

  03

  仔细数来,浙江数字化改革不是单纯的点状,而是由点连线,最后织就一张可以流通的大网。

  数字浙江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多年的理念推广和基础准备,尤其是2021年作为浙江数字化元年下的力度之大,让各类赋能产业的场景喷涌而出,给各类产业注入了无尽的动能。

  如果说单纯的政府管理职能和民众便捷是一种人人感同身受的不再用多跑路那类明显变化的话,那么注入到产业里的数字化则使得浙江数字化经济突飞猛进,成为一种附加在产业身上的“智慧经济”,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几乎占到了GDP的一半!

  当然,一个数字经济大省,必须装上“最强科技大脑”,才能在一系列数字经济领域新兴产业布局上获得重要支撑。

  这都是提前谋局、理性布局。之江实验室、城西科创大走廊等重要平台横空出世,让浙江数字经济发展有了更强劲的源动力。

  可以这样推理,如果没有整个数字化链条的长久培育和近年来持久的细作深耕,以及力所能及的研发投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不可想象的。

  在这条路上,尝到了甜头的浙江愈加努力。要把这个貌似独立、实则盘根错综的智慧化产业做得更加强大,对于传统产业的赋能力量也必将越来越大。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